&ldo;我看到了。德公,看来王铭章虽然已经殉国,但他的精神和魂魄都已经留在了川军第22集团军内,留在了这个365旅内哪。&rdo;徐参谋长也赞不绝口,&ldo;制定并执行这个计划的,是365旅的新任参谋长,叫孟翔,今年才二十三岁。年轻人,就是有一股闯劲啊!倘若国军各部都能如此勇猛大胆、积极进攻,二不是像现在这样暮气沉沉、处处被动,我们的这场战争肯定会轻松很多的。&rdo;
&ldo;这个叫孟翔的年轻人,似乎很耳熟啊?&rdo;李上将对这个名不经传的无名小卒微微感起了兴趣。
&ldo;哦,德公,当初王铭章死守藤县的时候,想出那个&lso;大洋鼓舞士气&rso;办法的,就是这个孟翔。那时候他只是122师的中尉副官,眼下,他已经积功累进为365旅的中校参谋长了。另外,在徐州给王铭章开追悼会,也是他出的主意。&rdo;徐参谋长笑着道,&ldo;这个孟翔据说是海外留学归国的学子,家乡是扬州的。当时南京沦陷后,他正好在南京附近,迫于无奈而参加了正在招兵的川军122师。没想到,这个年轻人还真闯出了一番名堂啊。&rdo;
&ldo;原来如此。&rdo;李上将在心里愈发感兴趣了,&ldo;这个孟翔,倒是令我想起了南北朝时一员名将了。&rdo;
&ldo;德公指的是南朝梁国的陈庆之吧?&rdo;徐参谋长微笑着心照不宣。
&ldo;是啊,都是投笔从戎的文弱书生。真可谓囊中之锥,锋芒暂伏,不鸣则已,一鸣惊人。&rdo;李上将微微一笑,&ldo;江山代有才人出哟!川军能出现这么一个人才,也是川军之幸哪。可惜,我桂系近些年却有些人才凋零连李明端都弃我而去,唉!&rdo;说着,李上将的脸上浮出了一丝沧桑的阴郁。(李明端,原桂系第一虎将,文武双全、智勇皆备,在战场上屡屡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但和李宗仁素有不和,蒋桂战争后加入中共红军,后于1931年10月被错杀。)
战区司令部的嘉奖令很快就下来了。李上将确实很慷慨,孟翔、李兴武、赵海军、于悦、周云颖等军官们都晋升一级军衔,参军还不满五个月并且年轻得出奇的孟翔完成了少尉到上校的飞跃性晋升,距离将官只有一步之遥了,而李兴武等人也清一色成了中校;李上将又宣布特批两万大洋嘉奖立下大功的365旅;另外,孟翔在电报里又极力地举荐了海州(连云港)公署专员孔墉和他的保安团浴血奋战的功劳,因此战区司令部又任命孔墉为第五战区第二路游击支队新的上校司令,所部保安团改编为第五战区第二路游击支队(原第五战区第二路游击支队司令刘震东少将已在一个多月前的第一次莒县战役中阵亡,被追晋为陆军中将,所部基本损失殆尽,但番号还没有取消),同时特批两万大洋给孔墉作为部队资金,以便其以后在敌后继续展开斗争和发展。
第六十一节新的任务
虽然这几个月的军人生涯和屡屡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经历已经让孟翔迅速变得成熟了,但孟翔毕竟还是很年轻气盛。尽管那位汤军团长是蒋委员长的得意门生,但实在受不了这个第20军团多次&ldo;消极避战&rdo;恶气的他在战区司令部的嘉奖令发下来后,狠狠地状告了第20军团,并且是指名道姓地告状第二十军团的汤军团长。他这样做是冒着得罪那位灸手可热的汤中将的危险的,但孟翔确实忍无可忍。因为这位汤军团长一开始在藤县战役里袖手旁观,坐看川军122师和124师拼得油尽灯枯也不出手援救,而刚刚结束的莒县战役里,第20军团简直是狗改不了吃屎,整整一个军团却&ldo;牵制&rdo;不住日军一个残破的支队,甚至连日本料理都摸清第20军团的脾气,因此才放心大胆地从本来就兵力不够的坂本支队里还抽调了一个加强大队增援莒县。六七万精兵,对阵日军五千人的支队,而且日军居然还有能力并且如此放心地再抽调了一千多人到别的战场上,由此可见,第20军团的&ldo;牵制作战&rdo;是何等的无能。
李上将等战区长官们其实早对这支仗着自己是中央军身份便屡屡违令抗上、恃宠而骄的第20军团严重不满了。由于第20军团的消极避战,不但两次坑了川军,也极大地影响了其他各部陷入苦战的国军。临沂方面的庞张二部、正在台儿庄城内血战的孙连仲部、池峰城部尽皆陷入苦战而屡屡求援,第20军团这七万兵力是整个第五战区唯一还没有参战的大规模国军部队,但李上将根本无法指挥,自然无法调动第20军团去填补各战场的漏洞,只能坐视各部队陷入苦战而束手无策。因此李上将也通过电报向蒋委员长狠狠地对那位汤军团长&ldo;参了一本&rdo;。
在李上将给蒋委员长发去的电报里,主要内容是这样的,第五战区各地方参战部队俱已损失巨大,无力继续支撑,战后各部队都将不得不进行为期半年的休整;日军亦损失惨重,若第二十军团趁此时机果断出击,徐州会战将取得空前硕果。
这份电报看上去内容简单,但实际上则意味深长。
实际上,汤中将率领这七万精兵来到第五战区,一方面确实是来打击日军的,而另一方面则是秘密得到蒋委员长的密令,要求他&ldo;借机剪除地方军羽翼&rdo;。换句话说,第20军团不但是打日军的,也是&ldo;打&rdo;地方军的,只不过打日军是硬碰硬地正面较量,而打地方军则是靠&ldo;借刀杀人&rdo;和背后暗算的手段。当然,这两件事互相也是有关联的。用地方军去顶日军,既然能消耗地方军自身,也能消耗日军,可谓是&ldo;两全其美、一举两得&rdo;。参战这些日子以来,汤中将虽然在歼灭日寇上没有多大的作为,但在暗中消灭地方军这个第二个任务上则是&ldo;战功赫赫&rdo;。川军第22集团军基本被他坑没了,西北军第2集团军、第3军团、第59军等部队战至此刻也都是元气大伤,而汤中将一直袖手旁观,任凭日军继续和地方军拼得你死我活。虽然将校长对汤同学在第二个任务上的成果很满意,但对第20军团在歼灭日寇上却一直碌碌无为而也感到脸上无光。在第五战区各个地方军都浴血奋战、硕果累累的同时,身为中央军的第20军团却一直是战绩平庸。这么鲜明的对比,让蒋委员长在颜面上大大地拉不下来,蒋委员长此时的心态也是很矛盾的,一方面他希望能继续剪除地方军,一方面他也不愿意因此而耽误对日军的整体作战,这是个很微妙的平衡,让地方军一时半会去拼日军,地方军凭着保家卫国的血气之勇,还是能坚持下去的;但继续让地方军死磕,啦地方军再笨也明白自己成为中央军的炮灰了。而如今,这两个任务显然不能再同时进行了。再继续&ldo;剪除&rdo;下去,地方军都死光了或者因此寒心而不愿意打了,那第20军团也户独立难支,整个徐州会战也肯定败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