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不错,若要上座,则上高台,我待着这里,才最合适!”
李铮附和道。
魏璧一笑,面上尽显霸气,颇有些魏王的样子。
“也好,那就请尚德君落座!”
两人向着李铮再次行礼,方才离开。
李铮望着他们,神情有些迷离。
结识韩正和公孙共,的确能算作收获,但最重要的,还是魏璧。
因为他,才是整个大梁,最亲近魏王的人,也是名义上,监国的人。
“天阳之盛,始于今朝,万物入夏,天地宣,世子之会,高朋满座,四绝之试,自此刻始!”
鼓乐声熄,舞姬退下。
高台之上,坐着一位白老者,朗声说道。
李铮不知其人是谁,不过看他一身打扮,像是大梁名士。
此话落下,四下之人,尽皆喝彩。
“坐下公子,有书、剑、诗、棋出众者,当今年之头彩,能入宫与王对饮,能沧海与美人泛舟,堂下五十三人,自以为四绝能达者,尽可上来一试,老夫沧海书院罗肃同,为今夜之裁判!”
老者一报家门,李铮就知道了他是谁。
罗肃同,天下名士。
才高八斗,学究天人。
年少时,曾入皇都为官,中年时,做了魏国司寇,离任后,投入沧海书院,成了书院之长。
至于沧海书院,更是不得了,培养出来的士子,在大骊为官者也有不少。
魏国虽在中央帝国之外,可因这沧海书院的存在,其人文鼎盛,比之大骊,也差不了多少。
不愧是大魏的世子,一场比试,就能请来罗肃同做裁判。
堂下共计五十三人,人本就不多,能四绝尽皆通达者,更是少之又少。
毛遂自荐这样的比赛规则,倒也适用。
“哪位公子,先上台来!”
罗肃同言道。
人群之中,有一人起身,走上高台。
“张氏张灵,见过先生!”
张氏。
大梁能称张氏者,只有一门,司马张回。
看这人的年岁,多像是张回之子。
“尚德君,张灵是张回嫡子,素有才学,多通剑道。”
公孙共意味深长。
似乎这剑道二字,还有别的意思。
“不知道此人比之公孙兄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