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嬷嬷知道,姑娘心里,是拿秋月、琉璃当着姐妹看的,这杨家,门风好,人口简单,杨大人又立志不纳妾,虽说穷点,也不过让夫人破费些,多备些嫁妆罢了,倒是门难得的好亲,只是,嬷嬷怕杨大人不一定肯,就算杨大人肯,杨老夫人肯不肯也在两说呢。&rdo;李青点点头,拉着郑嬷嬷的手笑着说道:&ldo;所以,我才找了嬷嬷来商量啊,今天打发了丁一,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悟出些什么来,若不能,嬷嬷年前替我去趟杨府,看看杨老夫人,探探人家的话意去。&rdo;见郑嬷嬷点头应了,李青顿了顿,才继续说道:&ldo;秋月的身份,大不了,我认了妹妹好了!&rdo;郑嬷嬷看着李青笑着说道:&ldo;夫人这说得哪里话,夫人什么身份,哪是能随随便便认个姐姐妹妹的?爷肯答应?若是杨家肯,秋月这身份,得找个不高不低,不起眼的人家认了去,才是最好。&rdo;李青眼睛亮了亮,笑着说道:&ldo;倒有一家,文府大奶的娘家,张家,可不就是这样不高不低,不那么起眼的书香世家?&rdo;郑嬷嬷笑着说道:&ldo;张家欠着夫人的人情,这事,倒说得。夫人,这些都先往边上放放,杨家肯不肯,还不知道呢,要不,我明天就过去吧,带上些礼物,替夫人去看看杨老夫人去?&rdo;李青笑着点了点头。元宵元宵戌末时分,李青送了老太妃回到春晖院,侍候着老太妃睡下了,才疲惫不堪的出了春晖院,扶着琉璃,就着前面丫头婆子手里的晕黄灯光,仔细看着路,慢慢往春熙院走去。&ldo;夫人,大小姐今天,过份了些!会不会,是有人调唆着……&rdo;琉璃低低的说道,李青小心的慢慢走着,轻轻笑着低声说道:&ldo;若有人调唆,也得她肯听才行,不用多理会,我可没功夫收伏她去,更没闲心教导她,唉,没娘的孩子,总是可怜些。&rdo;前面路上有几盏灯笼快速的往这边移动过来,琉璃扶着李青站住,婆子忙上前喝斥:&ldo;前面是谁?夫人在这里,小心冲撞了!&rdo;&ldo;夫人,是爷来接您了。&rdo;丁三的声音恭敬的答应着,李青微笑着站住,琉璃歪着头看着李青,低低的笑着说道:&ldo;夫人和爷定能白首偕老。&rdo;平王带着些醉意,拥着李青回到春晖院,李青洗漱后,很快就睡着了。第二天,寅正时分,李青就被叫醒了,闭着眼睛洗漱完毕,穿上又厚又重的大礼服,去祭了宗祠,回来匆匆吃了碗燕窝粥,又随着平王去大殿受了元旦朝贺,回来换了吉服,又去前殿,陪着平王主持元旦赐宴。初二起,李青跟着平王到几位老臣府上看了看,接着,就忙着和竹雨仔细的拟定着菜单,准备一个接一个的宴会,微笑着端庄的参加着一个接一个的宴会,初四是立春日,赐了春饼到各家府上,初五煮了元宵赏了合府上下和王爷的黑衣卫,直到初六,李青才算松了口气,软软的趴在了东厢炕上,从年三十到现在,她从早忙到晚,连喘息的功夫都没有!初七日,杨家托了三爷到国子监祭酒张居行府上求亲,求娶张家一直养在府外的一个庶出女儿,两家很快换了庚帖,下了小定。只等着秋天里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