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强硬着头皮,迈开大步,向一个巨人走过去,王延秋看到那山墙一样高高耸起的肩膀,又开始抖动起来,它完全知道有人在接近,而且它又开始发怒了。
郑强手里抱着的电台确实有一个小型的扬声器,一般只是在电台操作员离开几米远的情况下使用,它内置的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只有24w而已。现在电台的另一头,躲在某个角落里的上校开始广播了,他完全是在拿郑强的生命作赌注。奇怪的语言从扬声器内传出,显然上校变异后,得到了惊人的语言天赋,躁动的背影慢慢平静了下来,它开始倾听起来。
上校用一种声调变化多端的猿类语言喊了一会儿,停了下来。巨猿背对着郑强,开始发表它的看法,用的是类似的语言,就像森林里的猴子用喉部发出的那种急促的气喘,但是没有那么的尖锐。
王延秋默默地站在郑强身后,他想,好的一面是巨猿安静了下来,坏的一面么,暂时倒也没有发现。
文鼎华悄悄地走了过来,他提醒王延秋,后面的水母正在以时速一公里的速度接近,王延秋回头就看到白花花的水母离着自己也不过只有一百米而已。
电台里传来了上校的声音,这回讲的是人话:&ldo;它们同意让你们通过,并且会帮助你们挡住后面的东西,唯一的条件,你们从它们身边走过时,不要看它们的脸。&rdo;
&ldo;这到底是为什么?&rdo;郑强不由得脱口问道,因为这个要求实在是太奇怪了。
&ldo;因为,它们很在意自己怪异的外形,就这么简单。&rdo;
&ldo;噢?&rdo;上校的回答让所有的人都吃惊不小。
按照这个奇怪的约定,5个人开始慢慢从河床底部走过巨猿的脚下。果然,巨猿没有发起任何的进攻,它就像是岿然不动的假山一样默默注视着人类走远。
河床两边,依次站着另外的几十只的巨猿,压制着巨大的好奇心,众人快速走过时,都没有人偷看它们一眼,但是对于文鼎华与王延秋这两个人而言,这几乎是无法克制住的。
&ldo;哎,王延秋,你就没有个什么设备?&rdo;文鼎华走着走着小声说道。
走过最后一个巨猿的时候,王延秋偷偷将自己的手表脱下来,捏在了手里,按了几个按钮,里面有部很小的摄像机,他对着大致的方位偷偷地拍了二十秒,然后众人听到了巨猿转身离开的沉重脚步声,显然它们没有发现有人在违背协议。
第178章最后时刻
走了很久,巨人们沉重的步伐显然都已经走远了,王延秋这才停下,他回身看了看,早已什么都没有了。
&ldo;它们想必都已经走远了。&rdo;
&ldo;会不会替我们挡住哪些大水母?&rdo;郑强问道。
&ldo;最好如此,否则我们确实没有时间引爆那个炸弹。&rdo;王延秋说道文鼎华在一旁看到王延秋正在将一块手表带回手腕。
&ldo;你小子的手表有鬼吧?你一定是录下来了哪些动物的面目了,要不拿来给我们大伙儿看看?&rdo;
&ldo;这关你什么事?更何况这里也没有必要的设备,必须到水面上才能播放。&rdo;
王延秋说的不无道理,文鼎华只能压下强烈的好奇心。但是他嘴上并不买账,继续嘀嘀咕咕:&ldo;其实这些动物的面目我知道一二,人类的祖先对这些东西也不是毫无记载。&rdo;
&ldo;那你说说看?&rdo;赵平渔赶紧问道。
&ldo;我告诉你,因为这些动物太难看,只有一只眼睛,所以羞于被我们看到。&rdo;文鼎华说道,就像在随口胡诌个故事一样。
&ldo;别瞎吹了,这怎么可能?&rdo;
&ldo;呵呵,你不信就算了。&rdo;文鼎华不再说话。
王延秋稍微愣了一下,他猜想文鼎华倒不是开玩笑,他也许有他的依据。在这之前,王延秋也看过文鼎华的研究笔记,这是他们在边境枪战后德事,当时文鼎华的部分笔记被留在了境内。
笔记里记载了各种已经挖掘到的,和仍然停留在传说中的远古动物,像是一本专门骗小孩儿的怪物大杂烩,有趣的是,里面所记载的倒不是泛泛而谈,都有翔实的依据。王延秋知道文鼎华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人,而且一直致力于生物兵器开发,他记录这些必然有其目的。
在这本记录中,就有西昆仑山的独眼巨人篇,主要证据是当时出土的石凿图腾像,还有一些真伪难辨的脚印化石,但是骸骨一直没有被发现。这一篇记录给王延秋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文鼎华的考察记录中,无稽的猜想与科学论证交替出现,结论部分文鼎华如同达尔文当年做的一样,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探讨了这种图腾象征的动物存在的可能性。文鼎华假设这其实是一种已不存世的大型动物,在人类兴盛之前与人类共存过一段时间,虽然没有化石出土,没有遗传学证据,但是有人类的古代关于独眼巨人的传说,而当时出土的石像也只有一只眼睛。因为石像无法进行碳的同位素年代考证,所以只能估计是人类的作品。那座石像8米高,斧凿的痕迹很怪,凿面很宽,可见使用的工具很大,大到人手不可能掌握的地步,而且没有榫孔,也没有绳索摩痕,可见建造时也没有搭建脚手架,只能推断是搭了个土城完成的,这也是埃及金字塔的制造方式。文鼎华认为,如果换个思维方式,或许可以认为是个巨人在给自己凿个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