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深海1950 > 第217章(第1页)

第217章(第1页)

&ldo;你确定?&rdo;老赵追问道。

&ldo;我很确定。&rdo;王延秋郑重地点头做出保证。他也很清楚,要是真的有核辐射,老赵这样躲在十米开外也完全没用。

&ldo;炸弹没破坏里面的东西吧?我是指,那个40万吨的氢弹没事儿吧?&rdo;文鼎华问道,他极怕死,但是他知道躲无可躲,所以走的近些。

&ldo;我保证你能活到六十岁生日,核弹比你想象的都要结实的多,所有热核材料都装在很厚的铀238外壳里,在有一些缺乏道义责任的国家,这是用来造坦克装甲的材料。&rdo;

&ldo;真有那么可靠就好了,但是你知道苏联的产品总是不能让人放心。&rdo;

&ldo;以我们现在的处境,你真的这么在乎增加千分之二的死亡率吗?&rdo;

&ldo;话是这么说,但是,它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损坏了,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rdo;

&ldo;不清楚,好像是人为的破坏。&rdo;

第156章石像

&ldo;你能肯定这是人为的破坏?&rdo;文鼎华试探着问王延秋,显然他对这个装置很不放心。

&ldo;我不能很确定,不过整流罩是硬物砸坏的,你们在这面看到的表面的爆炸损坏,只是二次破坏。&rdo;王延秋说着走向了一旁的整流罩&ldo;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个东西应该是钛合金的吧?&rdo;

&ldo;确实是钛合金,但是很薄。不过,话说回来,不借助强有力的工具,很难在这个上面砸个坑,更别说是这样的一道口子了。&rdo;

王延秋走到了跟前,轻轻推了推倒在地上的整流罩,使得这个大圆锥滚动了起来。这个金属罩子确实很轻,略微滚了半圈,就露出了另一面的破坏痕迹‐一道约半寸宽的豁口,口子的下方都裂开了。

&ldo;是用刀子砍的?&rdo;

&ldo;不是,象是某种很厚实的工具。&rdo;

这里没有痕迹鉴定专家,所以,大伙转了几圈,大眼瞪小眼的,也看不出任何的名堂。王延秋开始仔细地察看起了核弹子弹头的总成,他先是测量了两颗核弹的外部充电接口,确定起爆电子雷管的磷酸铁锂电池组没有电压,这就是说,偷走核弹的人还没有给它充电,这让他稍稍安心。目前,起爆装置基本是可靠的。两枚一人来高,数百公斤的子弹头的外壳也完好无损,处于完全可靠的状态。

&ldo;你确定它不会突然爆炸?&rdo;文鼎华隔了半分钟又一次问了这样的问题。

&ldo;当然不会,这种武器需要在使用前充电,如果电池没电,它就不可能引爆。够明白了吧?&rdo;

&ldo;会不会有备用的热电池?我想,肯定会有备份的起爆电路。我看到弹头的尾部有有一个可以开启的圆形入口,就在这儿,你看,上面写着着&lso;二硫化铁阳极朝上&rso;。会不会是个备份的起爆装置?也许我们可以稍微花些时间拆除这个起爆装置。你想想看,为什么有人会把这个氢弹留在我们的必经之路上?而且,据我所知核弹可以通过无线电起爆。&rdo;文鼎华像个怕死的孬种一样絮絮叨叨地说了很多。

王延秋倒是很吃惊文鼎华能看明白弹头尾部这个相当生僻的俄文单字,王延秋早就看到了这个安装口,这是核弹上常有的装置,因为固体电解质电池的寿命比核弹短,所以每五到十年需要更换电池,设计时会留下个简便的电池更换口。而文鼎华预计的风险大致也没错,这个备用起爆电路并不需要充电,只需要正确的无线电指令,就可以产生足够的电压,同时引爆级装药上所有的信管。

王延秋早就权衡过了,时隔二十多年,电池可能已经失效了,这种千分之几的风险应该忽略不计。不过王延秋现在不想浪费时间对文鼎华详细解释面临风险的大小,因为像他这种怕死又多疑的人总是缠夹不清,所以,王延秋决定换个方式。

&ldo;你让我说真话还是假话?&rdo;王延秋让文鼎华选择。

&ldo;当然是真话了。&rdo;

&ldo;确实,可能有这样的装置,不过,除非我们花上几个钟头锯开核弹,否则不能拆除。&rdo;

&ldo;为什么不直接取出来?&rdo;

&ldo;这个活需要专用工具,我们没有。&rdo;

&ldo;我们可以拆掉外壳。&rdo;

&ldo;这当然可以,不过得花不少时间。&rdo;

看到文鼎华连连点头,王延秋接着说:&ldo;另外我提醒你,冒险拆开核弹是很危险的,钚239是剧毒物质,铀238好些,当然致癌性也很高。还有,如果你无意中弄破了作为反射层的铍薄膜,它只有一毫米厚,紧贴着外壳内层的聚苯乙烯包装,很容易弄破,那是容易导致你脑部瘫痪的物质。要不然,你来锯?&rdo;

&ldo;不不,我只是随便问问,随便问问而已,嘿嘿嘿。&rdo;文鼎华傻笑了三声,算是找了个台阶,现在借他三个胆,他都不敢拆核弹了。

王延秋不再理会文鼎华,他得带着大家继续往前走。他想,如果真的有谁躲在幕后按了核弹遥控器,那也不是很坏的结果,至少比饿死在这里好。这里危机重重,完完全全的九死之地,时刻担心小命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两枚几十万吨的核弹就这样被这一小群人抛在了身后,就好像那只是一堆废铁而已。每向前走一步,赵平渔都觉得卸下了一些心理上的重负。陆新朋比老赵坦然得多,经历了那么多事以后,飞行员的内心已经不相信自己会死在这里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