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秋提出的这个方案好像没有什么细节可以反对的,但是文鼎华突然羞羞答答地提出了他的要求,他说既然大家都在一条船上了,都是为了活命,那么也应该给他一件武器,算是最大程度地表达合作诚意。众人都以为王延秋不会答应这个荒唐的要求,没想到,王延秋一口答应下来,然后他带文鼎华到堆放物资的前甲板,让文鼎华负责背一颗毒剌导弹,这是这艘潜艇里能找到的唯一的防空武器。文鼎华挠了挠脸,只好接受。
五个人收拾了能带的东西,立即朝着洞穴的深处罗盘上指着正北偏西的方向出发。没有人认为这是个真正的洞穴,它的宽度和高度都接近两公里,深度至少有10公里,也就是说在海底的某个地方,有处20平方公里的空间,比一般的县城都要大些。王延秋觉得这里更像是个巨大的防空洞,深、宽、高的比例很合适,当然尺寸上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他问自己,如果无人飞机探测到的都是真的,那么这个区域如何支撑上方的地壳和海水的?制造它的人是怎么挖掘的?它又是因为什么理由而存在的?这一系列问题光是想想,都是足够骇人听闻的。王延秋想,文鼎华可能能猜出些名堂来,毕竟他不是第一次来,但是文鼎华最近没大没小的态度,让他放弃了这个念头。
一行人登陆后,每个人隔着几米,排成了歪歪斜斜的一列,缓缓前行,王延秋走在队伍的最后,他得应付各种突发的情况,还得时刻盯着文鼎华,这个位置最合适。陆新朋挎着机枪走第一个,他走第一个是因为他的视力最好。赵平渔走在第二个,他挎着小巧的一支冲锋枪,口袋里塞着四个手榴弹。由于在所有人里,他的身体最强壮,所以他还得额外背一条可折叠的充气橡皮艇。这是一种专为潜艇上的陆战队员进行渗透作战特制的水面载具,挤一下的话刚好可以坐下5个人,它比常规的海豹突击队使用的f470略小些,可以折叠打包。不过,即使去掉外置的舷侧马达和四把船桨,这条橡皮艇的重量也超过50公斤,这里除了经常穿着沉重潜水衣工作的赵平渔外,没人能背着那么重的东西走上十公里。
郑强走在队伍中间,他背着一部小型的战术电台,这种电台是美军联合作战系统内的基本节点,可以覆盖多频段,支持多种模式的通讯,另外从外形上看,这种小型电台还可以传输视频。同时它也是一部卫星通讯终端,能像一部军用海事电话一样,进行窄带加密的语音通讯。不过,这些功能在地底下几公里都没有意义,这里既找不到卫星,也不需要加密通讯。常大有就坐在电讯室,等着随时与这队人马联络,其实郑强已经想过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与潜艇的联络看不出能解决什么问题,潜艇里也不过就是另外两个人而已,不可能提供什么支援。不过,王延秋出于他不肯告人的目的,坚持要带着电台。这里说到底还是王延秋说了算,所以郑强只好勉为其难带着电台。
一行人走过那片被章鱼破坏得一片狼藉的旧营地,翻过一座小山坡,立刻就找到了一条河床,很显然就是飞机拍摄到的那条,如果这个洞穴的水位上涨,那么这条笔直的河床就可以把前后两个湖连接起来。
&ldo;这里太安静了,太可怕了。想起那个血淋淋的人头,我就不舒服。&rdo;
文鼎华一个人自言自语起来,似乎是想扰乱军心。他现在是整个队伍里最不着调的人,手里提着一根细长的毒剌导弹,背后还背着四把船桨,看上去更像是来唱京戏的。
&ldo;少他妈装蒜。别乱说乱动。&rdo;王延秋小声警告了一下。
&ldo;哦,对了,我想起件事,刚才你钻进去半天,不会只发现了一个……那什么头?&rdo;
&ldo;还有这个,想不想看看?&rdo;王延秋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不起眼的勋章。
文鼎华接了过来,仔细看了几遍。
&ldo;我觉得你之前分析得有道理,这里还有其它的人,在很多年前就来到了这里,应该是一艘u艇曾经停泊过这里。&rdo;王延秋非常罕见地主动认同了文鼎华的看法。
&ldo;这么说,你也认为是逃亡的纳粹分子,躲在外星人的地盘想搞什么名堂喽?&rdo;
&ldo;现在看起来,可能性很大,尽管,至今我们也没有看到这艘u艇,那些自称在1945年见过这艘潜艇的苏联人和日本人也都已经死了。但是我想,营地里遗留的物品也没有这枚二级铁十字勋章更能说明问题的了,我猜,这大概是那位艇长的东西。&rdo;
&ldo;你真的这么认为?&rdo;文鼎华一边用力地用手搓着这枚旧勋章,一边问道。
&ldo;怎么,你开始怀疑起自己的观点来了?&rdo;王延秋有些吃惊,因为他发现文鼎华的神情很奇怪。
&ldo;没什么,我还是坚持我原来的看法,但是有个问题,这枚勋章肯定不是纳粹时代的产物,如果我没认错,这是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军队颁发的。如果你眼不瞎又不是太粗心的话,可以看到下方磨损的部位有19144字样,而且正面也没有万字标识。&rdo;
王延秋吃了一惊,立即接过来仔细看了几遍,下方确实有九几的字样,最后一位已经不可辨认,但无疑是一战时的勋章,他觉得自己确实有些粗心了,不过那个时候光线不好,自己还得时刻留意周围的危险,怎么可能看得太仔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