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汪印率领缇骑等前去京兆城外退兵的时候,还有部分缇骑和左翊卫仪鸾卫留在了京兆城,连夜将抓捕支持十皇子和邵世善的官员。
其中,就有承恩公府和宋家的人。
这些官员,是国朝动乱的隐患,也是汪印他们的敌人,虽则群龙无首,但谁能保证他们不闹事?
尤其,还有同盟那么一个恐怖的存在?
因此,缇骑、左翊卫和仪鸾卫连夜行动,将郑训一系的官员全部抓捕起来。
正因为汪印和护国公等人所有的势力都出动了,才能那么迅速地将一切平息,才能在朝阳升起之时敲响那八十一下鼓声。
正是因为有这么多人各尽己能,所以最后登上皇位的,乃是二十一皇子。
此刻郑云回坐在高高的皇位上,坐在这个只有大安帝王才能坐的位置,内心深深地明白这一点:
他能够成为帝王,是那么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他的登基之路,非是他自己所能,乃是这么多人所能!
他脸上一片紧张肃穆,嘴唇抿得紧紧的,端正着身子,看向宣政殿中的官员。
他的手藏在宽大的袍子里,双手紧紧的握成了拳,掌心里面全都是汗水。
他没有穿戴代表帝王的山河十二章大冕服和十二旒冠,只是穿着身为皇子的时候最隆重的衣服。
那是每年大年初一跟随着父皇前去宗庙祭拜时才能穿的皇子礼服。
不用像十皇子郑训那样子,必须穿戴着大冕服和十二旒冠,他只需要坐在这里,那就代表着他已经是国朝的君主了。
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十子郑训所不能明白,郑云回却十分的清楚。
他更清楚的是,他之所以能够坐在这里,是许多人付出了许多心血,乃至无数人牺牲了性命,才能够实现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中,居功至伟的自然就是他的姨父汪印。
他的目光落在了殿中那个红色的身影上。
四翼蛇首,腾云驾雾,这是鸣蛇,代表着苦难与不幸的鸣蛇,但是在郑云回看来,这个标志,却代表着守护与安宁,是他所有底气和安心的由来。
倘若没有姨父,那么他连性命都不能保,更别说能够登上皇位了。
经历过那么多生死存亡的时刻,最后还能坐在大安帝王的位置上,是因为他有姨父!
郑云回内心翻滚起伏,对汪印的感激已经不能用言语来形容。
大概……姨父也不需要他的感激。
姨父和姨母时常告诉他,大安朝国君之位所代表的不仅是帝王的权力和尊崇,更代表着一种为国为民的责任。
所以,登上皇位并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而是代表着一种沉重压力。
姨父既然不以此为荣,自然不需要他的感激。
姨父……
郑云回的小脸绷得紧紧的,看起来无比的稚嫩,然而底下的官员看着这个稚嫩小儿去,内心却不敢有任何的不敬。
让他们态度如此的,除了因为这个稚嫩小儿坐在皇位上之外,更因为这个稚嫩小儿背后站着的人是汪印及定国公护国公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