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青城则留意到了许家人脸色的微小变化,知道某只小狐狸又把人摆了一道,含笑颔首,“我亦如此。”
古琴放在花厅中央,卫昔昭从容落座,轻拨琴弦,试了试音色,之后,动听的琴声从指间流淌而出。初时清冽甜美如泉水叮咚,忽然逆转而下,伤感而大气苍凉的曲调蔓延开来。
季青城的视线凝注在她脸上、指间,她周围所有的一切逐渐远去、消散,最终留下的,只有她的清丽身姿。
淡淡水红色的双唇轻启,柔美清脆的歌声逸出唇畔。
她在唱:
月光寒,塞外沙场,
剑斩十年马乱兵慌。
归程远,斜阳孤鸿,
难敌红尘俗世沧桑。
谁不侧目,逍遥人间,少年轻狂。
谁不倾慕,驰骋沙场,铁血儿郎。
谁人知晓,一生憧憬,泛舟湖上。
谁人看到,一生戎马,梦境荒凉。
他曾忆,烽火狼烟,豪情万丈。
他曾记,万人陨殁,一人名扬。
他曾泣,锦绣之下,知己深葬。
他曾觅,孤绝夜里,一线暖光。
血泪一肩扛,孤身回家乡。
无尽荣华后,徒留一世伤。
英雄,
曾是谁家少年郎,
孤身回家乡,
徒留一世伤。
……
这是大周广为传唱的《英雄赋》。
开国皇帝的兄长,是前朝治世良将,而最终,在凯旋还朝途中,被削去官爵,只身返乡。
最悲凉,是途中旧伤发作,最终埋骨他乡。
这《英雄赋》,是他的结发妻自缢而亡追随夫君赴黄泉之前的绝笔。
开国皇帝识音律,擅谱曲,在他身怀满腹不平、揭竿起义再到登基之后,便有了这一首叹息英雄一生戎马而不得衣锦还乡的哀歌。
开国皇帝以这哀歌警醒后世君王,不得亲小人远贤臣,尤其是曾为大周江山立下汗马功劳的武将,要善待,不可因为一时意气便行杀伐之举。
卫昔昭将曲调略做了调整,使得这首歌由女子唱来更容易,自然,也更动听。
琴声歌声之中,季青城想到的是自己的父亲,是卫玄默,是诸多曾被皇帝贬斥、降罪过的武将。
她在唱的,是很多人很多时候的心境。
她是不是也为那些人、为她的父亲酸楚、不甘。
她的父亲出征不久,她是不是借这支歌抒思念之情。
她又是不是在提醒众人,卫家女子,即使不曾习武,不能上阵杀敌,也不曾忘记自己是名将之后,以父为荣。
合情合景合出身,琴声苍凉、歌声伤感,却又是那般引人入胜,想她一直唱下去,即便心头悲伤,也愿意。愿意享受这一份悲伤。
只是,世间没有不绝的琴声,没有唱不完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