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错了错了!”张公公迈过唐氏身旁,向淳于行及他身旁的月婵母亲、以及月婵道,“淳于大人,这位才是您的夫人吧?这是您家的月婵小姐?”
淳于行听了这么多,也听出了门道,忧心忡忡道,“是内人与小女没错。”
张公公恭敬的拱了拱手道,“对不住,老奴老眼昏花,险些委屈了夫人和——”
唐氏撵上来,“什么委屈了他们?”
淳于娉婷也凑过来,胳膊对着月婵一挤,冷哼一声。
张公公怒斥道,“还敢在这里大放厥词?推挤王妃?还不赶快跪下祈求王妃娘娘饶恕你的不敬之罪!”
唐氏道,“公公在说什么?我女儿怎么会治我的不敬之罪?”
认错了人,白费了口舌的张公公对唐氏与淳于娉婷极为不耐,“住口!赶快给王妃娘娘认罪!”
淳于娉婷眼睛都快瞪出来了,“张公公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张公公恭敬对月婵与月婵母亲行了一个礼,道,“王妃,夫人,请恕罪,老奴认错了人,不是有心冒犯王妃与夫人,还请王妃饶恕奴才。”
淳于娉婷急了,“张公公,我才是王妃,你给一个傻子行什么礼?她哪有这般好运,能当王妃?”
张公公冷哼一声,对唐氏及其女两人厌恶不已,都怪她们,他才认错了人,拂了一下袖子,“休要对王妃不敬,若再是像今日这般不敬,等着宗正寺来抓你。且听旨吧。”
第15章
第十五章
众人皆于院中接旨。
张公公打开第一道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闻礼部侍郎淳于行之女淳于月婵娴熟大方、品貌出众,朕与贵妃躬闻之甚悦。今皇七子景平年已弱冠,适婚娶之时,当择贤女与配。值淳于月婵待宇闺中,与皇七子景平堪称天设地造,为成佳人之美,特将汝许配皇七子为王妃。一切礼仪,交由礼部与钦天监监正共同操办,择良辰完婚。
钦此”【注1】
张公公念完第一道,紧接着又念第二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尔方氏乃礼部侍郎淳于行之妻,康王妃之母,淑范宜家……”张公公念了一大串,皆为溢美之词,接着道,“……赐尔为三品淑人……”
什么?月婵被选做了康王妃?方氏封了诰命?跪着的唐氏心中一惊,她心心念念的诰命夫人怎么封到了弟妹头上?到嘴边的鸭子都飞了!还是个正三品诰命,比自己丈夫的品级还大!唐氏进门炫耀不成,反被打脸,月婵成了王妃,方氏成了诰命,她作为一个长嫂、伯母,还得跪她们不成?
淳于娉婷顿时瘫坐在地。好好的王妃怎么就变成了别人?不,她绝不相信。这个傻子怎么比得上她这么聪明的人!淳于娉婷拉住了张公公的衣角,“张公公,你可看清楚了,上面写的是淳于月婵,不是淳于娉婷?怎么可能选这个傻子当王妃!张公公,你把圣旨给我看看。”
“放肆!”张公公拉出自己的衣角,“来人啊,把这两个刁妇撵出去!”
“是!”几个太监伸手,不顾其呼喊,拽住唐氏与娉婷,将其拉了出去。
而月婵是一头雾水,脑子晕乎乎,不知道自己触发了什么机制。康王,那个元气的小弟弟?为何会嫁给他?以前书里写的也是这样吗?只怪自己加班太多,凑单的小说都没来得及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情况?
淳于大人与夫人可考虑就深了,是故颤颤巍巍的不愿接旨,宣旨的张公公只管宣旨,还怕自己刚才认错了人,王妃有怨气要责罚于他呢,是故将圣旨放入淳于大人的手中,便自离去了。
张公公、唐氏等众人离去后,淳于一家上上下下,老的不同意,小的也不同意,闹成一团。
若是唐氏与娉婷迟了一番,恐怕更是要气的吐血,他们的求之不得,竟是别人的唾手可得,且还不愿意得呢!
淳于夫人揪着心,眼泪都快要掉下来了,“婵儿大病初愈,为娘的还盼着婵儿在我身边多留几年,怎能这么快就嫁人?”
淳于瀚文拧着眉,“康王心智一如八、九岁幼童,平日里只爱捉蝉玩耍,四书五经念了七八年都念不会。平日里,咱们都生怕妹妹被蚊虫咬了一下,而那康王府上又是养蝉,又是养蝴蝶,蝉鸣震天让人不得近,蝴蝶产下的毛毛虫到处都是,一碰上都要痒三天,这让为兄如何放心将妹妹托付于他?”
自家妹妹也曾傻过,他们并不是歧视傻子,主要是怕月婵如果受了委屈,丈夫也保护不了她,如何能够放心大病初愈又惹人怜的妹妹,在王府中独自坚强操劳呢?
淳于瀚宇忧愁道,“我朝历代藩王成亲后皆要前往封地,妹妹尚且年幼怎能远赴他乡?”
淳于大人拿上官帽和圣旨,“为父这就进宫去祈求陛下收回旨意,他日再为婵儿觅得佳婿。”
第16章
第十六章
看到家里的爹娘和两个哥哥对自己如此在意,月婵心里十分感动,但据她对封建社会的了解,圣旨一下便无收回之可能,抗旨好像后果很严重。所以,她还是说出了这一句话,“爹、娘、哥哥,婵儿知道你们都是为了婵儿好,舍不得婵儿,婵儿心里十分感动,亦舍不得爹娘哥哥,可圣旨一下断无收回之可能,婵儿如何能够不嫁?”
淳于大人慷慨激昂,“为父就算拼了这一顶乌纱帽,这一座淳于府,被施刑获罪,也要为我儿推拒了这份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