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胡雪岩为何倾家荡产 > 第483章(第2页)

第483章(第2页)

胡雪岩听完,不大在意这话,&ldo;他们防我也不止今天一夭了。&rdo;他说:&ldo;见怪不怪,其怪自败,你不必把这件事看得太认真。&rdo;

看他这种掉以轻心的态度,古应春不免兴起一种隐忧,但此时不便再多说什么,自己私下打了一个主意,要为胡雪岩作耳目,多方注意李鸿章与左宗棠在两江明争暗斗,倘或有牵涉及于胡雪岩的可能时,更要预先防备,弭祸于无形。

由于古应春的极力活动,同时也由于左宗棠本身的威望,上海英、法两租界的工部局,以及各国驻沪海军,都以很隆重的礼节致敬,经过租界时,

派出巡捕站岗、仪队前导,尤其是出吴淞口阅兵时,黄浦江上的各国捕舰,都升起大清朝的黄龙旗,鸣放十三响礼炮,声彻云霄,震动了整个上海,都知道左宗棠到上海来了。

行馆设在天后宫,上海道邵友濂率领松江知府及所属各县&ldo;庭参&rdo;,接着是江海关税务司及工部局的董事拜会,在上海的文武官员谒见,然后是邵友濂联合在上海有差使的道员,包括胡雪岩、盛宣怀在内,&ldo;恭宴爵相&rdo;,散席时,已经起更了。

胡雪岩与古应春当然留在最后,&ldo;大人今天很累了。&rdo;胡雪岩说:&ldo;请早早安置,明天再来请安。&rdo;

&ldo;不,不!&rdo;左宗棠摇着手说:&ldo;我明天看了制造局,后天就回江宁了。

有好些事情跟你谈谈,不忙走。&ldo;

胡雪岩原是门面话,既然左宗棠精神很好,愿意留他相谈,自是求之不得,答应一声,坐了下来。

&ldo;陆防、海防争了半天,临到头来,还是由我来办,真是造化弄人。&rdo;

说罢,左宗棠仰空大笑,声震屋瓦。&ldo;

这一笑只有胡雪岩明白,是笑李鸿章。原来同治十一年五月,俄国见新疆回民起事,有机可乘,出兵伊犁,十三年三月,日本借口琉球难民事件,派军入侵台湾,一时陆防、海防相继告警,因而出现了陆防与海防孰重的争论,相争两方的主角,正就是左宗棠与李鸿章。

左宗棠经营西北,李鸿章指挥北洋,各有所司,亦各有所持,朝延认为兹事体大,命各省督抚,各抒所见。其时湖南巡抚王文韶,正好回杭州扫墓,胡雪岩便问他:&ldo;赞成陆防,还是海防?&rdo;

王文韶反问一句:&ldo;你看呢?&rdo;

&ldo;你当湖南巡抚,自然应该帮湖南人讲话。&rdo;

&ldo;不错。为政不得罪巨室。&rdo;王文韶说:&ldo;我为这件事,一直踌躇不决,现在听老兄一句话,算是定了主意。李大先生的交情,暂时要搁一搁了。&rdo;

原来王文韶跟李鸿章的关系很深,为了在湖南做官顺利,王文韶决定赞成陆防,复奏说道:&ldo;江海两防,亟宜筹备,然海疆之患,不能无因而至,其关键则在西睡军务,俄人据我伊犁,强有久假不归之势,我师迟一日,则俄入进一日,事机之急,莫此为甚。&rdo;

就因为这个奏折,使得陆防论占了上风。不久同治驾崩,争端暂息。光绪元年,争议复起,慈禧太后命亲郡王、大学士、六部九卿,会议海防事宜。

李鸿章上折请罢西征,左宗棠当然反对,最后是由于文祥的支持,派左宗棠以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显然的,海防论又落了下风。

不过陆防之议,实际上是由伊犁事件而来,及至曾纪泽使俄,解决了中俄纠纷,陆防论就不再有人提起。到得左宗棠西征收功,内召入军机,不久又外放两江,李鸿章旧事重提,这回大获全胜,海防的计划,朝延完全同意,首先要办的是三件事:一是在营口设营,编练新式海军,二是筹款续造&ldo;钢面铁甲&rdo;兵轮,招商局原应归还的官款暂缓归还,拨作购铁甲船之用,三是南北洋各紧要海口修船坞、修炮台,同时并举。

哪知正在干得如火如茶之时,李大夫人病殁汉口,李鸿章丁忧回籍,调两广总督张树声署理直督,筹设海防一事,便暂时搁下来了。

&ldo;海防,北洋可管,南洋又何尝不可管,而且经费大部分出在两江,南洋来管,更觉名正言顺。我现在想先从船坞、炮台这两年事着手。已经派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