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跟着皇浦云这些探子之外。辽州,云州,钧州还存在很多的费朝探子。
夜色如墨,笼罩着辽州的大街小巷。在一处偏僻的酒馆里,几个黑影围坐在角落,低声交谈着。这些人正是费朝皇帝暗中派出的探子。
灯光摇曳,映出他们脸上的狡黠与阴沉。“虽说国师已被罢黜,但陛下对钧州、佰州等地的心思从未改变。”其中一人压低声音道。其他人微微点头,眼神中透着贪婪与野心。
“此次任务重大,必须摸清各州的兵力部署和防御弱点。”另一个探子目光闪烁,似乎已经在盘算着如何获取情报。他们深知,皇帝对那几个州觊觎已久,即便国师倒台,这野心也丝毫未减。
他们计划着如何混入各州,利用各种手段收集情报,再秘密传回京城。在这看似平静的夜晚,一场围绕着领土与权力的阴谋正在悄然展开。
虽然宇文大祭司被罢免了,本想得过且过,没事修炼术法。但他作为开国元勋,还是在为费朝的将来担心,所以他还是关注着很多的事情。
洛神谷的存在,他已经早就有所耳闻,他经过多方打探得到一些具体的情报。宇文大祭司还是厚着脸皮走进了皇宫。
金碧辉煌的费朝宫殿中,气氛压抑而凝重。国师身着华丽长袍,神色肃然地站在朝堂之上,手中紧握着上书的奏章。
“陛下,臣近日已注意到洛神谷这股新兴势力。此势力崛起迅猛,隐隐有威胁我费朝之态。云州如今与他们关联颇深,若不尽快灭掉云州,斩断其羽翼,待其发展壮大,恐成心腹大患!”国师言辞恳切,目光灼灼地盯着皇位上的皇帝。
然而,皇帝坐在龙椅之上,面容倦怠,眼神中透着一丝不屑与不信。他微微皱眉,慵懒地开口道:“国师,你已经卸甲归田了,不用再为国事操劳了,有些事情我自会派人去打探?况且如今我朝内忧外患,不宜再启战事。”
皇帝有些生气,一个被罢免的人。却拿着自己赐与他的金牌,没有自己的召令擅自入宫。觉得自己龙威受到了挑战。
国师心中焦急,连忙上前一步:“陛下,不可掉以轻心呐!这洛神谷神秘莫测,行事诡异,若不趁现在将其扼杀,将来后悔莫及!”
皇帝却摆了摆手,打断国师的话:“好了,此事不必再提。朕会派人暗中查探,若真有不妥,再做打算。”说罢,皇帝起身,在侍从簇拥下离开了朝堂,只留下一脸无奈与不甘的国师,独自站在空荡荡的大殿之中。
国师缓缓走出皇宫那高大巍峨的宫门,脚步显得有些沉重。他抬起头,望着那片广阔无垠的天空,阳光洒在他沧桑的脸上,映照出那一抹无奈又苦涩的笑容。
曾经,他满怀热血与豪情,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谋略,为皇帝出生入死,拼尽全力打下这万里江山。那时的他,满心都是对国家昌盛的憧憬,为了辅佐皇帝成就霸业,他日夜操劳,不顾自身安危。
这些年,他依旧为国操心,每一个决策,每一次谋划,都是为了让国家繁荣安定。可如今,那些曾经的付出和努力,似乎都成了泡影。皇帝听信谗言,对他渐渐疏远,猜忌日深,将他的一片赤诚之心视如敝履。
微风吹过,撩动着他的发丝,他却浑然不觉。在这繁华京城的街头,他像是一个被世界遗忘的人。过往的种种如同电影般在他脑海中闪过,那些辉煌的、奋斗的日子,终究还是抵不过人心的变幻。
他长叹一声,放下了心中的执念。也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他不再留恋这宫廷的风云,转身迈向远方,只留下那孤独又落寞的背影,渐渐消失在喧嚣的尘世之中。
宇文大祭司缓缓踏入国师府,神色落寞,寒风呼啸,似要将他满心的疲惫与失望吹散。往日热闹的府邸,此刻在他眼中竟显得无比清冷。
他伫立在大厅中央,声音低沉却透着决然:“你们都散了吧。”下人们面面相觑,眼中满是疑惑与不舍,却也不敢违抗,默默行礼后,陆续离去。
望着众人远去的背影,宇文大祭司长叹一声。曾经,他一心为国,为费朝的安稳与昌盛殚精竭虑,可换来的却是一次次的寒心。如今,他已无意再卷入尘世纷争。
随后,他唤来几个亲传弟子,说道:“吾等自此隐世,专心修炼,莫再理会这世间俗事。”弟子们纷纷点头,他们深知师父的决定不可更改。
一行几人收拾好简单的行囊,离开国师府。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他们朝着山林深处走去,那里,将是他们新的归宿。一路上,鸟鸣清脆,林风簌簌,似在迎接这几位远离喧嚣的隐者。宇文大祭司步伐坚定,他明白,前方等待他的将是全新的修炼之路,没有尘世纷扰,唯有内心的宁静与对修炼至境的追求。
朝堂之上,那些自以为打倒宇文大祭司的大臣们,各个脸上洋溢着洋洋得意的神色。他们昂首挺胸,互相交换着胜利的眼神,仿佛此刻已掌控了整个费朝的命运。
然而,他们却浑然不知,自己亲手毁掉的是费朝的肱股栋梁。宇文大祭司,这位在费朝多年来默默奉献的智者,凭借着卓越的智慧和非凡的谋略,多次在危机时刻力挽狂澜,守护着费朝的安稳。
随着宇文大祭司的倒下,所有祭司在费朝的地位也一落千丈。曾经,祭司们凭借着神秘的力量和渊博的知识,备受尊崇,他们的建议往往能左右朝廷的决策。可如今,那些目光短浅的大臣们,仅仅因为对权力的贪婪,便轻易地将祭司群体打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