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之战中,权向善虽然没有跟随明军上战场,但却会在战后去观摩战场。
只要保证铜钱不会继续外流大明,朝鲜的钱荒可以在未来二十几年内彻底结束。
“我国地寡人多,又不产金银铜铁,各种物资都需要从天朝获得。”
如此精锐的军队,都被大明海军以少打多给击败,那毫无退让空间,三面环海的朝鲜一旦惹出事情,恐怕是神仙难救。
“没有问题,只要足够恭顺。”
“回殿下,是真的,臣亲眼所见。”权向善也知道朝鲜现在的困局,如果能从昆仑获取足够的黄金,并将其通过贸易转化为铜钱,那就能极大的缓解当下的钱荒问题。
“海军如此,陆军更甚……”
他年纪二十七八,十分年轻,因此即便葬身海外,李芳远也不心疼。
他应该庆幸自己为了获得大明承认,将军队从东海府撤军,不然两边一旦发生冲突,朝鲜恐怕会在很短的时间之中惨遭覆灭。
保持一定的武力和利用价值,才是朝鲜的生存之道。
“寡人要擢升你为昆仑节度使,准许你从国中选锋六百人,取库金五十两,银五百两,前往昆仑洲开采金矿。”
权向善走入城门楼后便山呼千岁,李芳远见状没有遮掩,而是直接询问他:“昆仑洲的金矿,是真的吗?”
“你让权向善来见寡人。”
换做之前,权向善的这种话一定会被李芳远厌恶,可如今幕府战败的消息传来,这话反倒是让李芳远重视了起来。
“趁着各国还没有出手,我们先一步前往天朝,这次要订购足够多的官船,然后在昆仑洲开采金银矿。”
与一些小国不同,当下的大明简直就是东亚的风向标,各国的许多政策都照搬或效仿大明的政策,就连服饰也有所相似。
帖木儿帝国虽然也人口不过千余万,但他们能拉出的军队却比朝鲜善战,并且更为精锐。
“臣曾经见识过天朝对帖木儿国交战的场景,即便数万骑兵,也奈何不了天朝两万海军。”
眺望大海,李芳远也没有着急回答,而是等待片刻后才说道:
作为随行下西洋的朝鲜使臣,礼曹的权向善是李芳远挑选出来的合格人选。
李芳远心情沉重,不由得想到了当初的东海府之争。
这么短的时间里,人口千万的日本就被大明解决,如果大明要武力征服朝鲜,那朝鲜又能抵挡多久呢?
同时,他为人比较刚正,所以也不会去做些鸡鸣狗盗的事情,让人放心。
李芳远准备组织一支不小的舰队前往昆仑洲开采金矿,不过在此之前,他还需要仔细询问朝鲜官船的使臣,昆仑洲开采金矿是否可行。
“臣,领教谢恩!”
面对李芳远的擢升,权向善没有拒绝的理由,由于国力不强盛,这已经是李芳远能拿得出的最大手笔了。
“过几日你和李参知出使南京,要好好谋划官船,国库还有十万贯可供你们使用,现在可以退下了。”
“是,臣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