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百感交集之中,吱呀一声院门被人推开,隔壁铁大娘提着鸡蛋走了进来,见到刘旭就笑,说:
“三娃子,铁大娘来看看你,你可是咱村这十来年里第二个大学生哩,第一个张包强啊,现在可是当了大官哩,你以后出息了可一定要常回来啊,可不要像他,忙的顾不上老家。”
刘旭还没说话,他爹刘国昌就咧嘴笑上了,说:“铁嫂,你来就来,还带啥鸡子,铁成上地去啦?”
铁大娘抿着嘴笑,说:“这不是给你带的,给三娃子多补补身子,你看这瘦的,铁成早就上地了,这天不见雨的,地早晚得浇。”
乡亲近邻,礼尚往来,在90年代末,大柳庄出个大学生那可是不得了的大喜事,全村老少关系好的,那可都得来看看,沾沾学子气。
刘旭生活在北方,是北河省定海市雄鞍县人,小时候家里穷,上有一哥一姐,下面还有一个六岁的妹妹,一家人虽然清贫,倒也其乐融融。
老爹刘国昌是个老实巴交的庄家汉子,也曾当兵走过南闯过北。
无奈刘国昌性子软心眼儿小,始终没混出个名堂,为这事儿没少被后来的儿女们开玩笑,刘国昌对此只是一笑,总拿一句‘我这辈子最大的成就就是把你们四个培养成才’来应付。
刘旭也是后来才觉得,刘国昌年轻的时候如果能创业,那是闭着眼睛都能挣钱的好时代。
实际上就是刘国昌本人,也挺遗憾当时没有狠下心来做点买卖的。
如今刘旭重生回来了,就寻思着,第一件事就得把这个遗憾替老爹给弥补了。
刘旭这边正望父成龙呢,就听老爹一阵爽朗的笑,说:
“……吃亏是福,铁嫂啊,外面虽说不比家里安生,可也没你想的那乱,再说一个男娃子吃点亏没什么不好,甭操这份心。”
听到老爹这口头禅一样的‘吃亏是福’,刘旭就觉得自己这望父成龙的计划有点任重道远。
刘国昌有着绝大多数农村汉子特有的本分性子,甚至更甚,尤其是关乎他们娘儿五个的事,一点头疼脑热就能担心的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日子也过的患得患失没个魄力。
前世一直到刘旭结婚当了爹,刘国昌还拿他当娃子一样操心操肺,大事小事都放心不下。
铁大娘白了刘国昌一眼,说:“你这窝囊性子啊,十里相亲都知道脾性,没人欺负,可三娃子不一样,这上了大学,那人可就见多识广哩,人心也杂,我听说啊,城里人精的跟煤球一样,浑身上下都是心眼儿哩。”
刘旭让铁大娘这话逗乐了,接过话头说:“铁大娘,你宽心,我就上学念书,不寻事儿。”
“嗳!”铁大娘中意这话,笑着说:“还是三娃子懂事,那啥你们忙,我就先回哩。”
爷俩送走了铁大娘之后,刘旭决定提前跟老爹谈谈,就算不能瓦解老爹那固若金汤的保守思想,也得给他打个预防针。
回到院子里还没站定,一个小丫头片儿就从屋里窜了出来,羊角辫,浓眉大眼的,裤腿和袖口挽了好几个圈,还打着几个补丁,明显是捡了姐姐衣服穿。
小丫头偷听半天了,这会儿跑到刘旭跟前儿,纵身一跃挂在刘旭脖子上,甜腻腻的说:“三哥,你以后要当大官吗?和张包强一样的大官?”
刘旭拖住小丫头的屁股往上一举,抱在怀里说:“三哥不当大官。”
“那你做甚?”
“三哥挣钱,挣好多钱!”
“噢,那给小丫儿买好多大大卷泡泡糖好不好?”
“好!想买多少买多少。”
“咯咯,三哥最好哩,小丫儿还要大白兔奶糖。”
“行!想要多少要多少。”
“咯咯,爹,你听到哩?”
刘国昌啪嗒一声点了烟,眯着眼睛看着兄妹,吞云吐雾一脸的惬意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