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见自己找茬不成,反被公主将了一军,咬牙切齿的找补道,“《无量寿经》一卷上千字,那是陛下亲自抄的,哪容得你借来借去,这里跑那里走的,若是丢失了,你可担不起责任。”
“无妨,”皇帝挥挥手,“朕特许公主在这剩下的两个多月,留在皇宫,随时可去雨花阁,祈福抄经文,不必重赴安国寺。”
安然公主掩住了自己兴奋的神情,恭敬道,“谢父皇恩典。”
不用回安国寺了!可以留下来养病!太好了!月婵也跟着很开心,不过……留在皇宫?和公主见面不是很方便。
康王终于开口了,带了些尾音的撒娇,显得他这个人更加乖巧,像是个寻常家庭里承欢膝下的幼子,“父皇。”
皇帝见到他这样,柔声道,“怎么了?”
“可不可以让小乐跟儿臣一起住?儿臣好想小乐呀。小乐,以前在母妃跟前只有这么长,”康王伸手比了比长度,又比了比高度,“现在这么这么高。小乐前几天就跟我一起玩的,儿臣舍不得他。”
皇帝:“康王府?”
康王点头如小鸡啄米,“嗯嗯嗯!”
皇帝豪迈道,“准了,你们两兄妹一母同胞,是该好好在一起联络联络感情,想当年,嘉王也是一直跟着我长大的,朕能明白这种割舍不断的血浓于水的亲情。”
康王咧开嘴,“谢谢父皇!”
公主也兴奋的立刻谢恩,“多谢父皇!”
月婵这个时候本该也很高兴,可望着康王的她,心里却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古怪感,她瞥了一眼康王,又想起昨日康王对公主说的话,他语气沉稳的问公主经书准备好了吗,而不是——抄完了吗?
然后又说要派人去取,那个时候的康王语气成熟,面色冷峻,和现在这个乖巧撒娇,咧开嘴笑的像个小孩子的样子,判若两人。
虽然说一个人是多面的,但是两面的性格差异真的能够相反到这个地步吗?
再联系太医说的建议小乐不要回安国寺,那里太冷不适合养病,而弟弟所说的经书,今日正好派上了大用场,因为这卷经书没有抄完,正好有了留下来抄写经书的理由。
难道是弟弟计划好的?
这不太可能吧,弟弟明明就是心智年幼,和他接触了这几个月,他除了偶尔机智外,大部分时候都还是像个小孩子,哪里会有计划这一切的心机?
再说,公主明明说的是已经供奉百日,想来也不是昨日听了太医的话,仓促间就能准备好的。
应该只是凑巧。
肯定是凑巧!
月婵悄悄的在袖间,掐了掐自己的虎口,可能是这段时间天气冷了,该冬眠了,自己有些恍惚吧,想太多了。
就在此时,太监通传道,“陛下,太子殿下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