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到,孟上校的士兵们基本都戴着日制钢盔,装备着日制武器,除了军服是中国军队的外,甚至连这些士兵脚上的军靴也都是日制的。我问孟上校:&ldo;这些武器装备都是缴获日军的吗?&rdo;
孟上校微笑着反问:&ldo;如果不是缴获来的,难道是日本人卖给我们的吗?&rdo;他指着他的士兵们道:&ldo;看到这些日本产的钢盔了吗?一顶钢盔就意味着有一个日本兵被我们消灭掉了。至于那些军靴,自然也是我们的士兵们在日军尸体上扒下来的。我们中国很穷,自己生产不了战争所需要的物资,而西方国家也不给我们援助,那我们只能自己从日本人的手里夺了。&rdo;
我:&ldo;孟上校,你参军多久了?&rdo;
孟:&ldo;五个月。&rdo;
我(惊讶):&ldo;五个月你就当了上校了?&rdo;
孟(笑着):&ldo;这有什么好稀奇的?战争本来就是军人晋升军衔最快的时期。看到那个中校了吗?(他指着远处一个强壮的军官)他和我是同时参加这支部队的,当时他只是一个中尉副连长。在藤县的战斗中,他的连长阵亡了,于是他就成为连长了,随后他的营长和副营长也都阵亡了,所以他就成为营长了。这个过程仅仅几天的时间,就这么快。我能成为上校,战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死去的人太多了。在我们的军队里,十五六岁的士兵都是很常见的。&rdo;
司徒雷登问道:&ldo;既然你们的条件是如此艰苦,战争又是如此的残酷,那你们为什么还要打下去?&rdo;
孟:&ldo;这能算是一个问题吗?除了战斗,我们还有其他选择吗?请记住,我们是中国人,不是韩国人,也不是印度人,更加不是非洲土著人或印第安人。我们是有尊严的民族。另外,这片土地是我们的祖先在五千年前就遗留给我们的,我们能把这片土地让给异族吗?&rdo;
司徒雷登问道:&ldo;那你觉得你们在没有外力支援的情况下,会赢得这场战争吗?&rdo;
孟:&ldo;这也能算是一个问题吗?你们难道没有看见我们正在为了胜利而战斗吗?至于外力支援,有自然好,没有,最后的胜利仍然是我们的,只是时间稍微晚一点而已。&rdo;
我:&ldo;那你认为中国怎样才能取胜?&rdo;
孟:&ldo;两步。第一步,杀光在中国土地上所有的日本人,战争算进入平局状态;第二步,我们在日本的本土杀人,最后杀到东京去,战争便胜利了。&rdo;
我和司徒雷登交换了一个惊愕的眼神,我问:&ldo;那你认为需要多久才能获得你认为的胜利?&rdo;
孟:&ldo;十年八年吧!反正我们也不着急。打个十年八年,中国还是中国;打个十年八年,日本就不是日本了。&rdo;
我:&ldo;那战争之后,你有什么打算吗?&rdo;
孟:&ldo;没想那么多。因为我并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rdo;
我不禁在心里对这位孟上校肃然起敬,虽然他的言语显得玩世不恭,甚至有点荒诞不经。但他却是一个真正的准备为了祖国而献出生命的军人。在接下来的采访中,我们获知了很多藤县战役以及莒县战役的细节,被那些惊天动地的故事给深深震撼了。孟上校在讲述这些战斗故事时,语气有些沉重,但仍然洋溢着对中国最终取胜而充满的信心。我们在他的陪同下在兰陵镇内进行了参观,我们还看到了三辆日本制造的坦克,每一辆的外壳上都弹痕累累,显然,这些坦克都是中国士兵在激战中缴获的日军坦克,并且多次用它们对日军展开了反击。
一直没有说话的约瑟夫上校对这三辆坦克明显感起了兴趣,他问孟上校:&ldo;上校,你们在实战中是怎么摧毁和缴获日军坦克的?&rdo;
孟上校回答道:&ldo;我们中国军队缺乏反坦克武器,所以只能用土办法。我们制造了很多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燃烧瓶,在实战中击毁日军坦克;至于如何缴获日军坦克,我们是在日军坦克的必经之地上挖掘陷阱,等日军坦克掉进去后再干掉里面的坦克兵,便缴获到了。&rdo;
另外,我们奇怪地看见在兰陵镇的驻军军营里,居然还养了很多的狗。
我问孟上校:&ldo;这些狗是军用犬吗?&rdo;
&ldo;不是。&rdo;
&ldo;是用来食用的?&rdo;
&ldo;也不是。&rdo;
&ldo;那究竟是干什么用的?&rdo;
孟上校眨眨眼,露出一个狡黠的神情:&ldo;这是我们给日本人的惊喜。当然,至于是什么样的惊喜,暂时不能告诉你们。不过,记者先生,关于这些狗的内容,请暂时不要发布出去。这关系到我们在战役中的军事机密。&rdo;
我和司徒雷登一头:&ldo;请放心,我们是不会对外公布的。&rdo;
两个多小时的采访后,我们和孟上校告别。我真诚地对孟上校道:&ldo;孟上校,我虽然是波兰籍犹太人,但我从小在中国长大,中国人民是善良而淳朴的人民,他们从来不像西方人那样排挤犹太人,我的中国邻居们对我都很友好,这让我已经把自己也当成了中国人。因此,我真诚地祝福你们能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rdo;
孟上校惊奇地看着我:&ldo;你是犹太人?&rdo;
我点点头:&ldo;当然。&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