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言素臣成为摇摇的这把锁,他要让言素臣和摇摇互相牵制……暮氏皇朝,绝不能再回到世家盛世的时代!
成安见他如此疲惫,却还要操劳这些事,心里不禁悲痛。那神医吊着陛下的命,可陛下在此期间,也备受折磨。若不是为了这些事,陛下何至于……然而只是时间不够!时间远远不够!
成安劝道:“这些事,陛下已经安排得很好了,不需要再操劳了。陛下好好养病才是……”
皇帝摇头。
皇帝目色幽邃,道:“朕……等着言素臣回长安。就凭他如今的政绩……”
成安也看到了中书省的那封旨意,道:“言二郎确实了不起。硬生生改了穰县的局面。”
皇帝道:“待他回了长安,朕一点点将寒门交到他手里,让寒门牵制住世家,让太子和世家划清界限……然后,杀了刘文吉……朕才能安心。”
成安惊讶,却也在预料之中:“陛下要……除掉刘文吉?”
皇帝神智昏昏,他喃喃自语说了这么几句,又闭目陷入了昏迷。模模糊糊中,他呓语一般:“内宦只能用来过渡,不能强势……内宦当政,必霍乱朝纲。待寒门有人领路,内宦就不需要了……”
皇室姓暮,天下是士人的,无论哪里,都没有内宦的立足之地。内宦当政,得位不正,必不长久。
他绝不会让内宦总揽大局……
成安见皇帝又睡过去了,叹口气。他难受地拿袖子擦了擦眼角的泪渍,悄然退下。
而宫殿门角落里,偷偷听里面谈话的小内宦见到成安弓着背走出来,连忙往角落里一躲。
-----
刘文吉坐于暗室,目色幽幽地转着手中一高足杯,听那内宦通风报信,将皇帝寝宫中、皇帝和成安密谋杀刘文吉的消息学了个十成十。
皇帝病重,成安一心侍候皇帝,刘文吉整日进出于内廷和朝堂之间。不知不觉,整个皇宫都不再听成安的,而是唯刘文吉马首是瞻。可惜成安心里只有陛下,压根没发现自己这个大内总管,已经被自己昔日的徒弟架空。
小内宦将寝宫里的话学得惟妙惟肖:“小奴听得真真的!陛下说什么不能让内宦霍乱朝纲,不能坐视公公坐大,要杀了公公……”
刘文吉对这个小内宦露出和善的表情:“你做得很好,下去领赏银吧。”
小内宦当即欢天喜地地被人领了下去。但他前脚刚走,刘文吉就召来一个内宦,淡声:“这两日随便寻个借口,把刚才那个人处置了。做得干净些,别让人跟任何人接触,胡说八道。”
被命令的公公惊得脸色发白,一时没应。
刘文吉冷淡看他一眼,道:“他嚼陛下话根,焉能放过?”
那公公才松口气,领命下去,准备找理由杀人了。而刘文吉独坐内舍,放下高足杯,手指轻轻叩在案上。
笃、笃、笃。
一下又一下。
陛下要杀他,必然是在新帝即位前杀他。因为内宦离皇帝太近了,很容易操控皇帝。如陛下这种老谋深算的人,自然不会给自己的子孙留下遗留难题。
可是……刘文吉冷笑。
说捧就捧,说杀就杀……昔日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毫无办法为人所制也罢了,而今刘文吉在朝上势力极深,老皇帝凭什么还能说杀就杀?
凭天授皇权么?!
可这皇权,不也是拿他刘文吉当看家狗用的!而世上,谁又甘愿永远只做一看门狗?谁又愿意一直为人操弄?!
刘文吉心中琢磨着,杀机暗藏。他酝酿着新的阴谋,而这一切的开始,也不过是想求自保。自保自保,到了最后,不过是——与人争命!你死,便是我活!
-----
时到中元节,鬼门大开。
金陵素缟,因李氏家主的去世而陷入消糜。但李氏即将上任的新家主很快让人传话,让全城人不必慌张,中元节之日,诸人但赏灯赏花便是,若有人感恩李家,为李公烧一纸灯便可。
李家不禁金陵为庆中元节而设的活动。
全城又在悲伤氛围中,重新热闹了起来。
而对于李氏来说,李公去世后,李家更换家主的书信,便送去了长安,求陛下批准。信是去世前的李公亲笔所写,呕心沥血,恳求陛下让自己的儿子李执回金陵守孝三年,全了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