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他们打算成为鞑子的内奸。”
陈雲笑得很冷。
一手掌握户部,一手和顾天歌掌控影子卫。
他在文臣那边,已经都快成为第二个“戾王子”、“四凶”之类的人物。
姜云龙好歹杀了这么多鞑子的人头,有李扶龙、恩和巴图等人的尸首,给他明证。
陈雲可没有。
偏偏他做的事,是无法大讲特讲的。
要不是姜云龙在信件给他提了一个好主意。
说不定,他在民间的名声,彻底比鞑子还臭。
“拜见陛下。”
姜鸿飞把怒火压下,工整步入房内,对着大瀚王行礼。
“免礼。”
陈友亮翻阅着一张奏本。
《军战大略:百万农具计划》。
奏本第一句话就是“商丘可安稳人心,在于无处不在的李家农庄和暗仓存粮,红巾军后续无力,在于耕地荒芜,精壮参军。”
“张家丢失徽州,也在于手头无粮,无法安定人心百姓”。
陈友亮把奏本合上,叹口气。
“你儿子姜云龙与你性格真不像,这小子要是有你的三分安稳,我就不用这么头疼了。”
“打仗勇猛,治国看不出来,但至少有些点子非常好。”
姜鸿飞默然不语。
神佛都有火气,何况是他。
陈雲看着自己刚刚上交的奏本没说话,这是姜云龙在之前写给他的。
这个好主意,正是百万农具低价出售计划。
大莽建立后,天下精铁不足。
民间一些地方连菜刀都要公用,何况是其他铁质农具。
三千年来,江南地方居然使用铁木、硬木制作的农具,这也是滑天下大讥。
姜云龙等人起义时也因为缺少铁料,不得不大量使用竹枪、木枪。
姜云龙看到徽州的乱局、商丘的平稳,根本原因就在于李家成为商丘之王后。
建立了大量的农庄,一方面他们掌握这所有田地、农具资源,剥削唐人。
但另一方面,他们积蓄的粮食,的确养活了无数人。
避免商丘沦为徽州一样的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