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这样,百姓们说不定还不肯卖出粮食呢!
要怎样才能让百姓们心安理得地大量卖出他们家中的粮食呢?
这还要同时在做工上下功夫。
修路、架桥、建水库、挖水渠等,都是“政府工程”,是需要革命司令部出资出粮完成的工程。
革命区工地的不断增多,革命司令部需要负责更多劳工的口粮,就必须多准备些粮食。
最后,革命司令部意外发财的事必须让革命区百姓知道。
正因为革命司令部意外发了大财,革命司令部才敢大力去搞革命区的基础建设。
正因为革命司令部要大力搞基础建设,革命司令部就必须准备更多的粮食。
由于担心百姓们不肯把粮食卖给革命司令部,革命司令部就只能高价收购百姓们的粮食了。
姬国卿来到安康后,还接到了另外一个喜讯,那就是十五师此时已经全面掌控了巴东、巫山、奉节三地。
更让姬国卿感到高兴的是,十五师“收服”了谭氏兄弟,谭氏兄弟手底下有一千左右熟识水性的船夫,而且这些船夫身手都不一般,等于是革命军从此多了一个团的水军。
为此,姬国卿亲自下令组建革命军水军旅,由林猛任水军旅旅长,谭氏兄弟三人分别为团长。
水军人数不够,可以在未来的三个月到半年时间内训练补齐。
革命军水军旅,直属于革命司令部。
这对林猛来说,就意味着他日后“官运亨通”,有朝一日还会成为水军军长呢!
这样对待林猛,就是因为林猛能从一件小事上发现大问题。
这样见微知著的人才,必须大力培养并重用。
姬国卿需要诚诚恳恳、踏踏实实忠心于自己的老实人之外,也需要有能力、有智慧的聪明人。
对姬国卿来说,最大的喜事不是突然之间得到了大量的金银,也不是得到了一支水军和发现了林猛这样的人才,而是当前革命军对革命的高度忠诚。
就拿李过来说,他此时统领着三万多的人马,拥有一千多支燧发枪和三四十门火炮,手榴弹和子弹数量更多。
李过继承了“奉天玉和尚”大量的遗产后,若用这些遗产来招兵买马,短时间内就会成为这个世界上不容小觑的力量,甚至堪比满清。
李过没有这么做,最少有一条可以说明李过对革命对自己是忠诚的。
当然,李过手底下的三个师长都是自己任命的,李过想搞什么大动作,不一定能让三个师长都听他的。
至于说第五军指挥部的十几个参谋,那些人更是姬国卿的嫡系。
李过可能就是看到了这一切,才不得不对革命和姬国卿忠诚的。
从另外一方面考虑,姬国卿不断在革命区推陈出新武器装备和种类繁多的机器,连满清拿到了革命军的枪炮弹药后都无法制造出匹敌革命军的火器,李过哪里有本事制造跟革命区想匹敌的火器?
革命军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凝聚力,革命军之所以如此忠诚于姬国卿,正是因为姬国卿掌握了太多的尖端技术。
就算有人偷了姬国卿现有的技术,很快姬国卿就可以推出新的技术取代并碾压被偷走的技术。
另外,最近革命司令部将所有的技术进行了分化和细化,等于是将技术给分散了。
分散后,每个人每家公司只掌握其中的一项技术,而想要生产出一种新科技产品出来,许多很多家公司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别人想模仿革命区,就必须凑齐了所有的公司,这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连满清都无法做到,其他人更是想都别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