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大牛的解释下,苏墨了解了一些村子里的密事。
听说三合镇有个学堂,这提起了他的兴趣,自己儿时读的已是学院了,至于学堂的存在,恐怕到了如今已有五十年没出现过了。
他倒是想要见识一下,这学堂到底是什么样的。
跟着牛嫂一同到了学堂,全部都是十岁左右的孩童,听着白衣长须的老先生解述着《弟子规》。
学生倒是不多,共计也就十七个,不过年龄之间相差个三四岁的样子,除了几个性子顽劣的,倒也显得规矩。
牛嫂的孩子李小波,倒是显得乖巧可爱,是学堂里最小的一个。
在跟牛嫂交谈了几句后,苏墨留了下来。
“先生好。”苏墨以学生礼向老先生问好。
“你小子倒是不错,外面迷路进村的吧?”老先生捋顺长须,朗声笑问。
斑驳的长发盘了一个发髻,一根木枝穿过也显得极为合适,配上白布长衫,倒也显得几分风骨。
“我看你精神饱满,神藏充盈,也有几分仙骨,倒也是修出了几分道行。”
“老先生说笑了。”被对方一眼看穿,苏墨也只好尴尬的笑着应一句。
“这小家伙倒也不错,竟能长得如此壮硕,还开了灵智,恐怕也是吃了不少天才灵宝了。”老先生看着貂毛,神情恍惚了一下。
也是奇怪,这貂毛哪怕是见了村里七八岁的孩童,都是一副凶相,生怕别人靠近他一分,在老先生面前,倒是表现得极为亲切。
“难道老先生除了教书育人之外,还懂得风水一道?”苏墨疑惑地问了一句。
“早些年受到过圣人一点点拨,也算是略懂一二,没法跟小友比。”
说罢老人继续哈哈轻笑,面目慈善、平易近人,倒是添加了几分亲切感。
“您过谦了,晚辈还望跟您学上一二呢。”
见苏墨礼貌有加,倒是一个不错的孩子,老先生也是有心点拨两句,指了指四周问道。
“你观着四周风水如何?”
“溪水如小龙长游,树木茂盛,光景极好,可谓是春雨欲来花满园,清风拂过丰收年,可谓是一个难得的风宝地。”
苏墨观察着四周的大致情况,具体分析了一下,这绝对是他见过为数不多的风水宝地,于是赞叹道。
“是啊!只要是稍微下点雨,清风拂过就是一个丰收年,可谓是难得的宝地,可惜啊!风死了。”老先生长叹那一句。
“风怎么可能会死?”苏墨感受着微风拂过,可以说是十分清爽舒心。
“就在二十年前,这里的风已经死了。”
老先生长叹了一句后进入了沉默,仿佛在回忆着过往。
苏墨也没再问为什么,只是站在一旁静静的等待,他有感觉,这老先生下一次开口,肯定会说出他想让要说的答案。
戛然而止的对话,让安静的气息变得有些诡异。
终于老先生还是开了口。
“今天你在村里住一晚,明一早你就离开吧。”
本来以为老先生想要说出答案,没想到他只是劝自己早点离开村子。
回到李大牛家,吃了晚饭后,天色也黑了下来,由于没有通电,用的是蜡烛,苏墨也早早就上床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