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互联网时代的人才变革读后感 > 参考文献(第5页)

参考文献(第5页)

亚当·乔伊森。网络行为心理学——虚拟世界与真实生活。任衍具,魏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徐希元。当代中国博士生教育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R·赖丁,S·雷纳。认知风格与学习策略。庞维国,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吴明隆。SPSS统计应用实务——问卷分析与应用统计。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李克东。教育信息化与基础教育改革。广西教育,2004(6)

祝智庭。教育信息化的概念与特征。中国电化教育,2001(2)

南国农。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下)。电化教育研究,2001(9)

张建伟。教育信息化的系统框架。电化教育研究,2003(1)

李芒。技术与学习——论信息化学习方式。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信息化与城市发展平行分论坛六“教育信息化”。http:a20100516000056。htm,20100516

约翰·D·布兰思特。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程可拉,孙亚玲,王旭卿,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D·H·乔纳森。技术支持的思维建模:用于概念转变的思维工具。祝智庭,顾小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R·M·加涅。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皮连生,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1999

闫寒冰。学习过程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视角。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M·P·德里斯科尔。学习心理学——面向教学的取向。王晓明,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高文。学习科学的关键词。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梁宁建。当代认知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梁宁建。应用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高慎英。体验学习论——论学习方式的变革及其知识假设。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甘永成。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发展——知识管理与e-learning结合的视角。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王锡苓。互联网与欠发达地区社会发展研究——互联网在西部农村的两种应用模式的探讨。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

侯杰泰。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约翰·斯科特。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刘军,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张英丽。学术职业与博士生教育。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埃文·塞德曼。质性研究中的访谈:教育与社会科学研究者指南。周海涛,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陈向明。扎根理论的思路和方法。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4)

孙银黎。对深度学习的认识。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11)

杜文超。开启世界课程资源共享的先河——MITOCW项目评析。现代教育技术,2011(4)

黄黎明,高凌飚。学习方式研究对我国教学的启示。教育科学研究,2002(2)

胡斌武。学习风格与学习策略的选择。上海教育科研,1996(9)

屈林岩。学习理论的发展与学习创新。高等教育研究,2008(1)

庞维国。90年代以来国外自主学习研究的若干进展。心理学动态,2000(4)

伯顿·克拉克,主编。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王福胜,刘少雪,庄丽君。美国利用信息技术推进高校教学变革:特点、个案及启示。现代教育技术,2010(8)

王福胜,刘少雪。互联网影响博士生学习方式研究。远程教育杂志,2012(2)

王福胜,刘少雪。互联网对博士生教育的影响:教育生态学的视角。电化教育研究,2011(8)

王福胜,刘少雪。互联网对博士生学习共同体的影响研究。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4)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