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上去:一则,上面还有火星子,能烘干身上的衣物;二则,上面也许有被烧死的动物,能补充点体力。
四肢并用,上去比下来难多了。
果然,靠近山林了,能感受到热度。脚上的鞋**的,并不怕走在这种满是灰烬的地面上。她上去先把墓重新给盖好,看起来还是个完整的石碓。然后起身在附近摸索,找寻吃的。
被大火烧过之后,一目了然。以前藏的很严实的兔子洞,这会子也露了行踪。这玩意从别的洞里可能都跑了,就是熏死在洞里,也挖不出来呀。
所以,看见洞她就没停留,抬脚迈过去了。
可这一脚踩下去,脚下一空,赶紧撤回来,结果洞口上方塌了,她疾步往后撤,前面就露出一个不大的坑来。长条形的,跟原身爬出来的地方相似。
桐桐一下子明白了:这里还埋葬过其他人。
她用手把泥和灰扒开,里面确实出现了人的骨架。再往出扒拉,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就露出来了。
这人死了十年往上了吧!一样是没有棺椁下葬的。衣服或是其他的什么东西都早已经腐烂了,不可能留到现在。
尸骨上有什么呢?什么也没有。只能看出来这人死的时候应该很年轻,是个成年男性。
死者为大,她把泥土重新往回填。不管这里是乱葬岗一样的地方,还是这死者跟原身有什么特殊的关系,这都不重要。先给埋回去再说。
正忙着呢,结果手一顿,手里这个泥块里混着一块硬质的东西,肯定不是石头。触手像是金属的质感。
她将泥里的东西扣出来,然后用温热的灰蹭干净上面的泥,露出本来的样子。
这一露出来,桐桐瞬间就睁大了眼睛,似铜又似金,上面镌刻着文字,文字上有红色的用朱砂描在字体上,现在依旧是鲜红的颜色。
这个东西它叫——丹书铁券。
丹,是说用朱砂描的,字体呈红色。
铁,是说这个东西的材质。
这就是被民间传为‘免死金牌’的东西。这东西从刘邦开始,一直存在到明末。好似崇祯皇帝给过魏忠贤的侄子一个铁券。
当然了,历朝历代,这玩意庇护的范围都不同。这一块到底是什么时候的?
天更亮了一些,勉强能看清楚上面的字迹了。
看完之后,桐桐都愣住了。这一块丹书铁券,应该是赵匡胤赐给柴家后人的。赵匡胤黄袍加身,从后周柴家人手里谋夺了皇位。得位不正,为了安抚人心,下旨要厚待柴家子孙,于是就赐给丹书铁券,意思是柴家后人犯罪不得加刑。
这个东西是赐给谁的呢?是赐给后周的最后一个帝王,柴宗训的。北宋建立了之后,这个禅位的柴宗训被封为郑王,然后赐给丹书铁券。
只是,郑王后来被送到房州,二十岁的时候就死了。
房州从唐以来就属于发配地,可见其实对这个柴宗训,北宋还-->>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