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送着文令姝的背影消失,文太后跌坐回榻上,面无表情的凝视着博古架,思绪却悠然飘向远方。
当年她收养封岐时他年纪已经不小,加上一些事情无可回转的横在他们之间,打从一开始太后就没有期待能和封岐做一对亲亲热热的母子。
她一直知道封岐有小心思,却没有想到他能够心思深沉到为此布局三年。
若非前段时间文令姝来的时候提到了封岐的异常,她做梦都想不到许莺莺居然在平江府活得好好的,还顺利诞下了皇嗣。
命心腹太监守在街市好几日都一无所获,消息传回来后文太后还以为是自己草木皆兵,又或者干脆是文令姝看错了。
本想着再守一日,若还是什么发现没有就算了,可就在前天,日头刚过正中太监便匆匆赶了回来,满面惊恐不说还一上来就让她摈退左右。
等到四周确定无人,太监才惊魂未定的开口。
太监说,他方才在街上看见了一个孩子。
那孩子身量不高,大约只有两三岁左右,被一个丫鬟打扮的人牵在手中,走在路上好奇的四处打量。
那孩子脸和陛下生的有八分像。
太监一眼望过去简直吓得腿软,又怕是自己老眼昏花赶紧追了过去,寻好一个角度对准主仆二人就这么撞了上去。
凑近看居然更像了。
恍惚着和丫鬟道了歉,太监走到一旁摊子里躲了一会儿,还没来得及跟上去就被人拍了拍肩膀:“你跟着他们做什么,认识?”
现成的线索送上门来,太监眼睛一亮:“那小孩儿长得像极了领居家丢了三年的孩子,那家女人自从孩子丢了后天天以泪洗面,去掉了半条命,我看着不忍心所以才多关注了几分。”
与他搭话的路人噗嗤笑了:“那你定是认错人了。你刚刚看到的那孩子在我们这片还挺有名的,是三年前从外乡来的许娘子的孩子,那位许娘子长相出众又做了富户应家的私塾老师,周围人都认识他们母子。”
太监大惊:“那许娘子,不会名为莺莺吧。”
路人奇怪:“你认识许娘子?”
太监在宜福宫伺候多年,自然知道许莺莺的姓名,只是这位早在三年前就被上下默认已经是个死人,与他一同当差的顾嬷嬷每逢清明都要背着主子偷摸着替她烧纸。
震惊的说不出话来,太监别过满脸莫名的路人匆匆回了荣晖堂,将方才的所见所闻事无巨细的回报给了文太后。
思及此,文太后疲倦的阖上了眼。
先帝驾鹤西去,她已经保了文氏三十年的荣华富贵,接下来的就交给姝儿吧,这个皇后做得还是做不得,全看她自己的本事了。
-
封岐回到松风馆时,许莺莺已经在彭太医的诊治下醒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