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自己没觉得,就是正常交流:“我觉得贵国的人文历史民俗风貌都很有意思,真希望能够更深入了解一下。不知道您能不能推荐几本介绍贵国这些方面的书籍呢?”
使节们顿时卡壳。
书籍?
现在识字的人都很少,他们本国使用的文字不是大虞文字,就是从大虞文字演化而来。
在这个知识高度垄断的时代,他们大部分人思索自家拿得出手的文学作品,一时半会儿还真想不出来。
历史书籍?
他们的历史到底该说是记载,还是编纂?
甚至说是历史,还是传说?
倒是雷奥那多拿出了一本诗集,还有一部小说,甚至还有自己的航海日志。
赵淩对雷奥那多的航海日志最喜欢,借回家直接抄录下来,连上面的配图都原样描绘下来。
西洋文字是字母文字,赵淩用毛笔写不顺溜,跟雷奥那多学了做鹅毛笔,沾墨水写才算好一点。
问题也不是没有。
常禾看他一支支往废纸篓里扔鹅毛笔:“这鹅毛笔也太不耐用了。”
就他家四郎这写的速度,一天能耗费一小捆,比毛笔还费。
赵淩听他这么说,下意识皱眉:“我晚上不想吃鹅。”
为了鹅毛笔,他可算是付出大代价了。
在书房里的其他人,都对此发表意见。
“嗯,你别吃。我吃。”
赵缙也在长身体,比赵淩早长了两年,身高却快被赵淩赶上了,很有危机意识。
为了自己所剩不多的哥哥的尊严,他决定多吃肉多锻炼。
养鹅的性价比不高。
鹅吃得多,下蛋少,还需要水。
农村更偏向于养鸡。
平时赵家吃鹅肉的机会不多。
最近顿顿大鹅,还得亏赵淩在福满庄上做的饲养禽畜的实验。
赵家人都觉得鹅肉好吃。
管博澹也觉得好吃,甚至写了一首小诗来赞美鹅肉的美味。
赵淩实在受不了单一食物连着吃好几天,倒是攒了一些鹅绒,估摸着到今年冬天,能给自己攒一床羽绒被。
嗯……
他还是算了。
什么羽绒被到他手上,都得分分钟被猫给分尸。
他还是再攒个羽绒睡袋给豆豆。
赵淩把雷奥那多的书抄完,拿去还书的时候,发现客馆空了很多:“今天是什么日子?怎么感觉都没人了?”
在客馆工作的小吏还没开口就呲出一口大白牙:“多亏了四郎你,好几个使节团都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