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王氏说道:“无非是卖的什么东西和什么价钱。”
“嗯。”赵淩趁着现在都记得,把周围摊位卖的东西和价格都记录在纸上。
赵王氏看他一张张写,问:“这个斜杠是什么?”
赵淩看着自己下意识写的反斜杠符号:“哦,这个啊。表示‘每一’。白菜,一文颗,就是每一颗白菜一文钱。”他突然想到引进符号,“使用一些符号,是不是更加简单易懂一些?”
赵王氏算账的时候会用到码子来做记录,对于符号的接受度很高。
赵淩就装模作样琢磨了两天,把加减乘除和标点符号弄了出来。
家里其他孩子们和姨娘们好奇,也过来看他们在捣鼓什么。
赵缙学问最稀松:“就教些这个?这还用特意编书?”
赵淩还想编职业手册呢。
感觉对现在绝大部分百姓来说,读技校比读大学更实用。
让更多接受过教育的人进入各行各业,才能真正带动行业发展。
现在读书人的教材单一,培养的方向也单一,就业面特别窄。
社会物资特别匮乏,生产效率极其低下,别说是穷人,就是现在的有钱人,日子过得也不咋滴。
最近宫里头还吃野菜呢。
说是吃时鲜,可再怎么时鲜,那也是野菜。
冬天更是顿顿腌菜。
腌上十七八种菜也是腌菜。
不然就是菜干。
两种他都不爱吃。
更何况品种还没十七八种那么多。
赵淩如今已经能够把豆腐都做出好几种了,最近还在折腾做腐乳。
好叭,主要是常禾和常娘子在折腾。
赵淩只对腐乳怎么做的有个大致的概念,这个概念太过抽象,得靠着常娘子一遍遍实验,常禾一遍遍记录。
豆腐发酵需要时间,成果没那么快出来。
赵淩忙了一天,回去厨房看了看似乎是长出了一丝丝白毛的豆腐,感觉看到了成功的曙光,心情很好地转身回房,突然感觉有什么东西在看着他。
他转身看过去,发现两双灯泡一样的眼睛:“抹布?半蝉?”
被叫中名字的一双眼睛,“喵啊啊啊”地跑了过来,另外一双没有动。
赵淩弯腰把抹布抱起来,继续猜:“小花?大胖?小胖?”都不是,难道是,“大金?”沈羡家的猫猫?
都不是?
“虎先锋?”
“猫嗷猫嗷猫嗷!”大黑狸花超大嗓门鬼哭狼嚎地冲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