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人聊了一会儿,巩盛突然注意到书房里一堆散乱的纸张:“这是什么?”
赵淩一看,随口说道:“哦,我在整理姑外祖母的兵书。”
第65章
巩盛并没有听过太后的课,但他偶尔能够听到他爹对太后的推崇。
对于太后的兵书,他非常好奇:“我能看看吗?”
“行。不过现在还有些乱,有些资料我还得找各个年份的具体数字。我想结合大虞的实际情况,综合做一个军事后勤方面的参考。现在数据缺了很多,有些资料我都不知道上哪儿查。”整理这些东西的时候,他都会想要是豆豆在就好了。
巩盛?
巩盛可以做豆豆的平替。
巩盛和窦荣毕竟是差不多几位师傅教出来的。
而且比较反常识的是,巩家作为驻扎京畿拱卫京师的一支军队,其实是非常善于进攻的。
巩盛对各地军仓,甚至包括其它官仓、乃至于主要地区的粮食作物分布、收成等等都非常了解。
各地可以行军的道路更是如数家珍。
太后也清楚,但巩家和太后侧重的点不太一样。
“整个京畿周围一圈其实都有险可守,发动内乱都是在外。我们要做的更多的是出去平叛。而不是守在京畿,等着叛军打过来。”
说到叛军,两个人下意识对视一眼,默契地没提先帝发动政变,杀了先太子长兄,逼退老皇帝的事情。
巩家这一支,当年就是追随先帝南征北战的嫡系部队,后来更是一路跟随先帝打进京城,确实是一支进攻性很强的军队。
常禾在边上给他们添茶倒水,听着他们说的东西,感觉每个字都听清楚了,连一起都听不明白。
果然,读书读少了。
他得好好努力。
四郎说了,只要他读好书,就让他去考科举。
哪怕他只考中个秀才,将来置办上一些田地,不说家中开销能宽松多少,至少吃饭能多吃几顿细粮。
他不是抱怨现在的饭食不好,就是他想多吃点好吃的。
想到好吃的,再看看赵淩和巩盛正在做的,自己在边上没多大事情,干脆就开始写起菜谱。
他跟在常娘子身边,对食谱记得非常牢,也是想到什么记什么,有什么不清楚的,决定等会儿娘有空了再去问。
笔墨纸砚这种东西,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价格昂贵,是一道阻止大量平民百姓识字的门槛。
但是在赵淩这里,常禾只要不浪费,可以敞开了用。
中午,赵王氏久等不到人过来吃饭,想着没什么事情,就自己过来叫人。
一进书房,她就直皱眉:“你们这铺天盖地的都在搞什么?肚子不饿?到了时间都不知道吃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