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摇摇头,等赵淩换好衣服,一起去餐厅用晚膳。
赵家头一回过年这么热闹。
家里人多就是不一样。
田学仁他们也是难得有几天放松,被长辈和兄弟姐妹们带着到处串门凑热闹。
可惜快乐的时间总是过得快,一眨眼连上元节都过了,他们重新收心去书院学习。
等天气变得炎热,就到了他们出发回乡的时候。
依旧是葛家的商队。
赵骅和赵王氏把一众子侄送到码头,叮嘱:“考完了就赶紧回来,别太耽搁。”
“知道,二妹妹大婚,我们肯定要回来的。”赵辰表情很严肃。
赵淩那边,米希他们也都过来送行,逮着小朋友叮嘱:“认真考,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对,考上就行。”
“你上次院试那个第四就不错。”
“乡试比院试会难一点,考个四十……四十名能录上吗?”
赵淩大怒:“瞧不起谁呢?”
祝阳故意逗他:“要是考得不好,就别报先生们的名字。”
大概是感受到了赵淩的情绪,抹布从背篼里钻了出来,前爪搭在赵淩的肩膀上,冲着祝阳:“喵呜!”
“你还带着狸奴?”这是回乡去考试,不是回乡去探亲对吧?
赵淩抬手拍拍抹布的脑袋:“就带了抹布。”
别的学子回乡背着书箱,赵淩背着猫包,怎么看都不像是个正经学子。
大哥哥们更加忧心忡忡:“考不上也没关系。”
这孩子的文章确实写的还过得去,但科举又不是只考策论,还要写诗。
赵淩写个颂词都无比纠结,写诗更是连先生都恨不得抽他鞭子。
他们给他压了一些题目,加上一些常见题,提前让赵淩分别做了三首诗,改了又改,也就是个中流水平。
乡试不比院试,写得不仅要不出错,还得出彩。
幸亏这时候船老大催着他们上船,不然赵淩……赵淩越想越气,趁着跳板还没抽走,他快步跑回岸上,给了他们一人一脚。
只有巩盛身手矫健,没给踩中,剩下米希和祝阳都疼得表情扭曲,偏偏他们还要维持自己的形象,忍着没去捂脚,于是表情就更加扭曲了。
巩盛这种老实孩子都不敢看,对着飞快跑回船上的赵淩挥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