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淩,进来!”
水磨坊就那么点地方,勉强能挤进去三个人。
赵骅一个,加上一个工部主事,一个胡质,在里头已经连转身都困难了。
赵淩也就是人小,才能勉强挤进去,指给他们看哪些是水泥构件:“具体造是大堂姐盯着的,我去叫瑜姐姐?”
懂这个的,现在就赵淩和赵婉瑜两个人。
赵淩交上去的水泥小论文的署名,都写了赵淩和赵婉瑜两个人的名字。
造水磨坊的事情,当初赵淩也在家书里提了一笔,赵骅是知道的。
赵婉瑜很快就被叫了过来,一点都不怯场。
工部主事刚开始见一个漂亮姑娘过来,还将信将疑,等问了几句之后,就完全改观了,也没心思关心姑娘长相,认真讨论各种技术细节。
赵骅这个干户部的,感觉到大侄女对数字的敏感度,恨不得直接带回户部去。
赵淩这时候在水磨坊里待不下,只能出来,领着其他官员仔仔细细把改造河道的一小段给他们看了看,检查强度。
等全都看完了,一群人移步到赵家老宅。
赵家人已经得了信,全都换上了好衣服,杀鸡宰鸭的忙活,没想到人根本没怎么寒暄。
赵淩让人把几张大桌子拼起来,拿了笔墨纸砚出来,让他们忙活。
顾朻一把拉住赵淩的胳膊:“想去玩小狗?”
嗯,他是想拽衣领来着,日常手歪。
被说中的赵淩一点都不心虚:“那我在这儿也没事干。”
“水泥不是你捣鼓出来的?你不在怎么行?”
赵淩只能顺着顾朻的手劲,坐到他的长凳边上:“我知道的那些,不都写文章给你们看了嘛。”
工艺、原材料、需要的大致人力物力,能写的全都写了,还有他什么事?
顾朻把他摁在自己身边:“反正你坐着。”想着小孩儿在这儿确实无聊,拿过边上的纸笔,随手给他布置作业。
赵淩只能皱着脸开始写作业。
什么毛病?
是个人都得给他布置作业!
没一会儿,村里搭建水磨坊和水车的两个工匠也被叫了过来。
两个人说是工匠,其实就是勉强会点木工泥瓦。
村里人建房都是全村一起帮忙,不太会去外面请人,这两人算是其中手艺最好的,但再好也就这样。
他们被叫来一脸懵逼,要不是有赵骅这么个熟人,怕是腿都软,听别人问他们话,一问三不知。
“不知道啊,我们就是帮着搭把手。小瑜力气小,一个人搬不动。”
“不知道啊,我们就是听小瑜的。小瑜怎么说,我们怎么做。”
“不知道啊,反正那东西能糊住,瞧着还挺牢的。”
村里好多人想着等农闲了,自家也用水泥盖房子,比抹泥浆石灰干净。
工部的几个人非得要把两个匠人叫来,其实是不信这么厉害的东西,是赵淩一个小孩儿和赵婉瑜一个小姑娘捣鼓出来的。
赵淩虽然有改良琉璃配方的“前科”,但那是有现成的琉璃方子,又有工部最好的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