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很快就聚了过来。
豆浆和豆腐脑都是热的,还便宜,甜咸都有,卖得很快。
豆腐还是两板,卖的时间稍微长了点,不过剩下的被杂货店的老板看中,直接给包圆了。
顾朻现在已经完全是个农家少年郎的模样了,跟杂货店老板谈话的时候,笑容中都透着憨厚老实,只是价格分文不让,也不让赊欠。
他们这点小本生意,老板还想中间商赚差价,绝对不行!
他拿着铜钱,问窦荣和赵淩:“要不我们割两斤肉?”
赵淩说道:“买两块生姜,一会儿回去的时候我钓两条鱼。”
孟家村里的河水浅,不过他们一路过来有经过一条还算像样的河,瞧着应该有鱼。
昨天不知道,今天来的时候,他特意带了钓鱼竿。
顾朻笑道:“钓不到,我们就买一条。”
他见过赵淩送到宫里头的鱼,超大。
但他没亲眼见过赵淩钓鱼,就觉得和他父皇“猎到的鹿”一样,都是别人的功劳更大。
那么大的鱼,都快有赵淩那么大了,怎么可能是赵淩自己钓起来的?
别人在河里面给他挂钩子上,他都拉不起来。
他再瞅一眼赵淩的钓鱼竿,就是一根毛毛糙糙的树干,系了一根线,上头穿了鸡毛的羽管当浮漂,底下还没鱼钩……哦,买了一根缝衣针,现拗的。
窦荣把很粗糙的鱼钩系到更粗糙的钓鱼竿上,叮嘱:“一会儿中了鱼,我来拉。”
“嗯!”
顾朻跟在两个小朋友身后,完全不知道他们哪里来的自信。
然后他们还真的钓到了鱼。
鱼不大,至少没有赵淩之前钓到的大,但也不算小。
最大的一条有窦荣半条胳膊长,小的也有巴掌大,更小的都放了。
顾朻蹲在河边,看窦荣收拾鱼,再看看只剩下半截的钓鱼竿:“还真能钓上。”
钓鱼竿刚才被鱼给弄断了,赵淩情绪低落,挨在窦荣身边,跟猫一样贴贴:“坏鱼把我鱼竿弄坏了,还把针线都给拖走了。刚买的针!”
他要是有好的钓竿,一定把那条鱼给钓起来,绝对超大!
一千斤!
顾朻看着用草绳串起来的十来条鱼,看着不仅会变钱,还会赚钱的未来户部大员,眼睛闪亮:“明天再给你买新的针。”
“不行,明天不出门卖豆腐,明天得下地。”窦荣把两串鱼挂到独轮车前面,“明天轮到表叔家用耕牛了。”
他还记得他们来农村的目的:“我们明天都得下地干活。”
赵淩想着自己是跟着记下,回去画成绘本;还是在边上捡蚯蚓,改天拿着钓鱼,就听窦荣说道:“水灵也得下地。”
赵淩惊呆了:“我?我下地能干嘛?”
第43章
赵淩负责牵牛。
村里的老黄牛也是有脾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