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的小孩儿一点都不怕生,走到太后身边,好奇地看着她。
太后保养得很好,皮肤白皙细腻,眼角略微有一些皱纹,怎么看都像是三十多不到四十的样子,是个长相端庄大气的大美人。
太后对身旁的宫人招招手。
宫人会意地给赵淩搬过来一个小马扎。
赵淩坐下,又站起来对太后行礼:“谢太后娘娘赐座。”
太后这回笑出声来:“小小的人儿倒是懂规矩。坐吧。”
赵淩坐下,又仰着头看太后。
太后凑过去问他:“你看哀家,看出什么来了?”
嗨呀,突然被个大美人这么贴脸,赵淩不好意思地红了红脸,问:“您是我娘的姐姐吗?”
赵王氏一听,腿一软,差点直接就给跪下了。
哦,她本来就是坐着的,没有失仪,那没事了。
还不等她告罪,就听到太后爽朗的笑声。
“你这小人儿,倒是会哄人。论辈分,哀家可是你娘的姑姑,你得叫哀家一声姑外祖母。”哪怕论年纪,她今年也已经51岁,长孙都已经10岁了。这小不点的嫡母赵王氏才25岁。
赵淩歪着头,又认真打量王太后,不太确定地叫了一声:“姑外、外祖母?”
显然这个称呼对于一个三岁小朋友来说有点拗口,也超出了理解范畴。
王太后又是一阵笑,干脆拉起了小豆丁的手,让他坐到自己身侧,轻轻拍抚他的后背,问了几句平时在家干什么呀,家里有什么人呀之类的家常。
赵淩脸红红地待在大美人怀里,十分不好意思,回答得倒是流畅。
“在家里玩。”
“跟常威和来福玩。”
“家里有娘亲,爹爹,大哥、二姐、三哥、五妹和小弟弟。”
“小弟弟还太小了,还不能玩。”
“开蒙是神马?”
“认字?跟娘亲学认字。”
“嗯,娘亲教哒~”
王太后略感意外地看了一眼赵王氏,笑问:“你还亲自给孩子们开蒙?”
赵王氏赶紧低头回答:“谈不上开蒙,就是教着认几个字。四郎还小,蒙师还未曾寻得。”
其实因为赵淩是庶子,教育方面本就没有两个嫡子受重视。
另外还有赵骅的问题。
当初她生下长子的时候,赵骅在科举;等生下次子的时候,赵骅是个五品官,外放在江南;给两位嫡子请的蒙师,虽说也是郑而重之,但比起如今已经是三品的赵骅能够获得的资源,肯定是不能比的。
也就是说,如果这时候他们家给赵淩请蒙师,能够请到的先生,肯定要比两位嫡子要好。
可是,凭什么呢?
赵淩再怎么说,也就是个庶子,哪怕长在嫡母赵王氏膝下,也算得到宠爱,但怎么都不能越过两位嫡子去。
可要是随便请一个蒙师,那面子上又过不去。
若是传出一个苛待庶子的名声,可不是什么好事。
王太后召见赵王氏和赵淩过来,显然是对赵家做过了解的。
本来她是不想管,但看着赵淩就觉得格外有眼缘,就说道:“淩儿左右在家也是玩,不如跟着荣儿和朻朻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