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郎中,你也曾在大理寺待过少许日子,大理寺目前人手紧缺,不知你对于大理寺正一职意下如何。”
景清幽心念微动:“应少卿这是光明正大地撬墙根吗?不过,下官在刑部待得挺好的,没有另谋高就的打算,您另寻他人吧。”
应祉冷声追问:“真的不来?”
景清幽依旧坚定:“不来。”
本以为应祉随后会继续说服,不料他只说:“好吧。”
景清幽目光不及之处,应祉偷偷扯了扯嘴角。
亭子建在偏院,这里春夏时节有花有草,是香客的必经之地,不过入秋后院子里杂草丛生,多显萧条,再加上灯会的举办,人们都去了街上,这里基本就无人了。
院子里寂静无声,应祉偷偷撇眼看景清幽,她一直盯着前面灯火通明的街道,“景郎中也想看热闹的灯会?”
景清幽反问:“应少卿难不成不想?据说此次灯会是皇家承办,取与民同乐之意。这样的热闹您不想去凑凑?”
“那走吧。”做了个请的手势。
俩人从亭子里出来,应祉脚步大,走在景
清幽前面,但又想到,天黑了她一人说不定害怕。脚步慢慢放下来,等景清幽跟上。
景清幽走着走着,顿觉奇怪:“应少卿怎不走了?”
好吧,她不是一般女子。应祉淡淡道:“无事,走吧。”
街上人确实很多,毕竟不限场所不限时间的日子仅此一次。拥拥攘攘的街尽头设了一个围场,各色的纸扎灯笼可买。不远处好像还有可玩赏的射箭。
俩人好奇地随人群聚拢过去。
小贩一眼就瞧出他二人不一般,“两位想试试吗?五只箭只要两个铜板,只要射中上面任何一种颜色的牌子,相应颜色的灯笼就属于你了。”小贩期待的目光瞅着景清幽,他猜着,郎君和小娘子是相约同游的,那估摸得听小娘子的心意。
景清幽确实心痒了,跃跃欲试。但转念一想,应祉在,那岂不是会暴露她擅射箭的秘密,继而让他怀疑她的身份怎么办?
只好转头对应祉盈盈笑道:“应少卿,不知你射术如何,下官想要那只红灯笼。”
应祉顺着她的手指方向看过去,“那只吗?确实好看。”
“本官若是射中了,你如何答谢我呢?先说好,本官不缺口头的感谢和阿谀奉承。”
景清幽怔然,登时,睁圆了眼睛看他,“那……少卿想要下官怎么谢您,反正,大理寺下官不去。”
应祉轻笑一声,“不逼你。不过,你是为何铁定了心不去?”
“骤然间换衙署,多有不习惯罢了。”景清幽人懒,在哪儿当值不是干活的命,干嘛换来换去,还换去应祉眼皮子底下,她又不是傻子。
应祉颔首,随即接过小贩递过来的弓箭,“红色,看好了。”景清幽侧身瞧过去,他从容站好,神情自信,嘴唇紧抿,手握住弓拉满,目光如炬,“咻”一声,箭如破势之刃射出,红牌应声而落。
“好射术!”一旁小贩忍不住鼓掌叫好,“郎君是咱这儿迄今为止首位一发即中的人。”
围观的人群也忍不住鼓掌叫好。
景清幽暗暗称奇,回过身对上应祉的目光,“厉害啊应少卿,没想到应少卿的射术与马术旗鼓相当啊。”
当初藏书阁那个被她三两下就脱了衣服的人已不再是了。她若与他再次交锋,还不一定是谁赢了。
应祉不理睬她的马屁,几步过去接住灯笼,再拿回来递给她,嘴角噙着笑意道:“想好怎么谢我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