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希逸无聊恨不同 > 第93章(第1页)

第93章(第1页)

>

殿里少了一个矮凳,萧术自踏进殿内便发现了,他眉头微微一挑,走到自己所站的位置上站好,目不斜视盯着地板。

如今,他拿这话不仅试探了王至,还给王至栽了一顶帽子在头上。

付满拂了拂衣袖,收了本来脸上的笑意,装模作样又将袖口理上一理,“若是云老相公在这里,王夏卿你可也要将矛头对准他?何况众人皆为寮,又岂能任你朋党傅会,枉顾事实,信口胡诌?”

陶栖因那日在政事堂时,对付满言语很是不满,见付满开口,也学着付满那样,理了理衣袖,清了清嗓子,慢悠悠道,“付大参,云老相公虽还未前来,但是你也是受过他恩惠的人,说出如此番言论,将自己裹挟进去,实乃荒谬,不知付大参可敢在官家面前说出?”

皇帝最恨没有情谊之人,也绝不会重用,正是因为如此,皇帝未及束发之年登九五,一直对朝堂上的拉帮结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举荐制度一直延续甚至有愈演愈烈之态,虽然如此,但却并不给诸位大臣结党营私的机会,毕竟,一损具损。

付满被堵得哑口无言,“你……”

“本官可从未说过官家修建宫观一举耗我朝银钱,至于是否有蠹虫啃了松骨。。。。。。”王至眼睛微微眯起,嘴唇上颤出的气将略微发白的须吹得一上一下动荡着,“本官胆子虽大,也只敢当着官家的面脱下纱帽,却是不敢戴上萧相你扣给本官的帽子。”

外面突然风云忽聚,下起了雨,滴滴答答落在檐下。

若下的是白花花的银两,想来在场的各位重臣近臣也不如此针锋相对。

门“吱呀”一声,陈读吩咐小黄门等在外面,捧起账册走进来之时,殿门又被小黄门合上,就见殿内众人一副剑拔弩张之样。

内廷的开支,上岁归陈读干爹管,如今挑子撂到陈读身上,便是该陈读管了。

他见气氛紧张,忙缓和气氛,操着一副肃穆恭敬的语气道,“诸位均是陛下的宰执近臣,理当同舟共济,同舟共济。”

陈读一来,众人的情绪都收敛了进去,眼皮子垂落下去,只紧紧盯着脚下那块属于现如今属于“自我”的那块地板。

陈读将账册放在梨花木案上,又慢慢前行,站在紫檀木座椅之后,从陶栖这个位置看过去,恰好挡住了装裱的“圣人”二字,陶栖见陈读目光缓缓扫向众人,说出的话一改踏进门内的情绪,似是在商量,似是在陈述,“账目有无亏空一事,早在年前便定了论了。若除却亏空还有其他问题,大家伙在一起想想法子,就算是有天大的事,也端赖大家伙风雨同舟。夏卿,您老看呢?”

本做殿中通风之用的窗口有飙风灌了进来,王至的衣袍被吹得猎猎作响。虽是白昼,殿内明堂,却还是点着连枝灯,无色灯火缥缈,左右跳跃,忽明忽暗。

不到片刻,外面淅淅沥沥的雨声便停了,偶尔汇聚成一大滴从九脊顶上滑落,“啪嗒”打在地上,一粒粒如同珍珠撒地似的溅起。

陈读的目光看向王至,王至将胡须一薅,本盯着地的视线想忽略陈读,但陈读却不转移目光,他见人如此,还是将视线从地上转移到陈读脸上,见陈读笑意盈盈的,也不好意思发作,只闷了声,拱了拱手,“都知说的是。”

萧术再一次出了声,确认,“都知,不知云老相公可来了?”

“老相公上书说病了,下不了榻,昨儿陛下还赐了几株上好的黄芪,让奴婢给云府送去呢,”陈读浅笑着开口,让人琢磨不透,“不然啊,此等国家大事,少得了您和奴婢也少不得他老啊。”

萧术心思一暗,却是尚未得到他想要的回答,脸上还如同刚才一般,未做表示,“都知说得是,只是不过半月前,老相公还有精神拖着病体上了朝?”

自从皇帝身边的人换成陈读后,他所管辖的内侍们嘴都闭得严实,若无皇帝示意,朝臣算是从内侍门里打探不出什么了,皇帝所吩咐还不能见光的话语,都必须埋在心底下去。

陈读也不动声色,只道,“那日,陛下与老相公有要事相商,怕委屈了各位宰执相等,让奴婢来传达圣意。”

*

皇帝于集英殿殿试举子之后,圣驾立马移到垂拱殿。

见众人都低着头,大步往中间紫檀座椅走去,待坐下后,接过陈读捧上来的茶,他心情大好,脸上尚且余留笑意,“众卿,可商讨出法子来?西北边防缺粮钱已久,朕已从内藏库拨了,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啊。”

萧术见皇帝心情大好,想来的今年殿试有所人才,他表情肃穆,微微躬身,“回陛下的话,臣与在场的诸位已仔细核算了各部门开支账单,所得出结论依旧如年前一般,除却吏部与工部的账转移到了兵部之上,其余各部门核算确是无误。至于西北边

防缺粮一事,臣尚不得其法。”

皇帝听此言,“作何转移,去岁怎么没听你提起过。”

萧术恭顺谨慎道,“吏部与工部的开支过大,早在去年年中便超支了,故而依云相公之言先是挪用了兵部部分钱粮,后待地方上各路财赋转运上来,再贴补给兵部。”

皇帝目光沉沉,脑中一转,似乎是想起了数天前的声声震雷,二月初雷声震耳,大理评事苏林上疏,大致表意是指皇帝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开支无度,闭塞言路。他还在奏疏之尾作了名单,以此证明皇帝确实有闭塞言路之举,其中就有前岁被左迁出京的检察御史理行孙简,皇帝头脑中又浮现出前岁惊蛰未到,也是大雷震天,孙简上章指出内庭开支,还指出皇帝害怕献忠之言,后世的史官只会对皇帝有所恶评,后面又说皇帝不勤勉政务,荒废政事,奸佞之臣退而复现,忠谏之士黜而不用,此雷乃上天警示,实乃天谴……天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