嬷嬷暗暗咬牙:我话里的意思你不懂么?非得叫人说明白!
她正色道:&ldo;谁家还缺个婢子不成?少夫人的东西,王家可不敢要!&rdo;
余慧心满意了,似笑非笑地看着绿柳。
绿柳呆呆地看着嬷嬷离去,突然哀嚎:&ldo;少爷‐‐你好狠的心呐‐‐&rdo;
余慧心点头,心有戚戚焉:&ldo;的确,竟然连二十两银子都不肯给。&rdo;
当日,余老爷和余大哥来找王腾宗签和离书,还雇了个通文墨、懂律令的人带在身边,然后这和离的细节就没谈拢。
余慧心这时才知道,夫妻和离,男方要给女方赡养费。但王腾宗的放妻书里,只字未提。
余老爷一个商人,被世人盖了&ldo;斤斤计较&rdo;的章,他岂会不好好利用这属性?没赡养费,那肯定不行!
余慧心也不急。住了三年的地方有得收拾,今天就走,反而忙乱。
……
又过了一旬,赡养费终于谈拢‐‐王家给余慧心多少米粮、多少衣物,折合成人民币……哦不,折合成铜钱是一百贯。
理论上这是一百两银子,但实际操作中,给铜钱比给白银划算,王家就派人搬了一百贯钱到余慧心的小跨院。
余慧心的东西已经在这几天陆续送回了余家,今天她人也要回去了,准备收了钱就走。
她以为百两银子或者百贯钱都是揣兜里就行,思维停留在二十一世纪,看到之后才发现一百贯钱是一堆,估计有八个她那么重!
余慧心登时就懵了。
第6章
红梅一点不慌,沉稳地说:&ldo;我叫余旺叔多备了两辆车,现在就让他们来搬?&rdo;
&ldo;……行吧。&rdo;余慧心默默擦汗,感慨古代人上街也不容易。话说现在没银票么?
唔,好像银票最早起源于宋代?而盛朝的发展程度近似唐朝,也难怪。
余慧心看着下人将铜钱搬走,红梅拿了帷帽来给她戴上。此时富贵人家的女子出门,都要遮一遮。
行至垂花门前,红梅突然指着墙头说:&ldo;小姐你看!这猫还记得你的好呢,都知道来送送你!&rdo;
余慧心抬头,见一只猫蹲在围墙上,隔着帷帽垂下的纱帘看得不是很清楚。
她拨开纱帘,见是只狸花猫,看起来颇大了,有七八斤的样子,两只小毛爪圆嘟嘟地撑着地,小细腿绷得笔直,整个身子端端正正,圆眼睛一瞬不瞬地盯着她,样子特别深沉。
余慧心一下子就被萌到了。
这猫也不知哪里来的,隔三差五跑进余七巧的院子,一开始丫鬟们还撵它,怕它碰坏了东西。余七巧却不让,觉得它可爱,总拿东西喂它。她没养过猫,不知道它爱吃什么,就把能吃的都给它,让它自己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