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家人的投书吗?”昌平君问昭明。
“啪,”昭明看完竹简,啪的把书一合,露出了一副茫然的表情。
“怎么了?”昌平君不解的问。
“君侯,”昭明问道,“您知道什么是行人吗?”
“行人是典客的属官,”昌平君告诉昭明,“典客是九卿之一,主管的是外夷朝贡的事务。”
“这样啊,”昭明点点头。
“先生您问这个干什么?”昌平君反问。
“君侯您且看,”昭明把竹简递给昌平君,“这上面说,秦庭念我出使有功,要免除我弟妹的隶籍,同时任我为行人。”
“先生的弟妹怎么会成了奴隶?”昌平君皱了皱眉头。
“我的兄弟之前打仗的时候莫名其妙的没了,弟妹因此吃了这些苦头,”昭明无奈的解释,“说起我这倒霉的兄弟,您还见过他呢,他的那方验传还在您手上。”
“啊?”昌平君回忆起了二人相见时的细节,虽然只有一面之缘,但听说昭明的好兄弟去世了,他的内心也升腾起了一丝难过。
“先生节哀,”昌平君安慰昭明。
“没事,”昭明暗自悲伤,“好在弟妹终于是恢复了庶人的身份,等我回了咸阳和妻子商量之后,就写书让她来一起居住。”
“菜来了,”李左车什么也没听到,他不合时宜的出现了,“上好的羊肉,来,快来尝尝。”
“李将军,”昌平君把他拉过来,附耳解释了刚才的情况,李左车慢慢收敛了笑容。
“饭来了就吃吧,”昭明挥挥手,“我不要紧的。”
三个人分别拿起筷子,默默的坐着吃完了一顿饭。
第二天一早,昭明和李左车简单的收拾了些东西,昌平君送他们两人,一路到了蓝田的郊外。
“药方带了吗?”昌平君问昭明。
“带上了,”昭明回答。
“我给你写的地址可一定要收好,”昌平君嘱咐道,“这是那位老医师的住地,他医术很高明,不是一般的医生能比的,到了咸阳可一定记得去走动。”
“好,君侯放心,”昭明说。
“医师说先生的病需要静养,”昌平君继续说,“可千万要小心爱护自己。”
“一定,”昭明点点头。
“李将军,先生就拜托了,”昌平君转头过去,对李左车说。
“放心吧,”李左车拍拍胸脯,“交给我。”
“你自己也要多小心,”昌平君嘱咐他,“秦律森严复杂,千万仔细些行事,莫要惹祸啊。”
“君侯且宽心,”李左车回答,“我所居的魏地也已经属秦,虽然时间不久,还不太习惯,但多少也还是有所了解,不至于违法的。”
“好,”昌平君拍拍他的肩膀。
我怎么觉得你有点不靠谱,听昌平君这么一说,昭明感到了些许的不安。
其实比起自己,他更希望李左车跟着昌平君。毕竟昌平君谪居寿陵,孤立无援,实在让人担心。不过李左车自己更愿意去咸阳,昌平君的意思也是由他自己决定去哪。
“先生,将军,”昌平君对着二人行礼,“保重。”
“君侯,”昭明和李左车一起还礼,“保重。”
分别过后,昭明和李左车上马去了,昌平君站在原地看着他二人远去的背影。
天边飘来了一朵乌云,刚才好好好的天气,瞬间就变成了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