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从首长口中听到这件事时,单无绮痛苦难忍。
但第二次,当单无绮从阮真莎这个始作俑者口中听到此事时,她竟然能得体地维持脸上平静的表情。
并非她冷血,并非她无情。
一切已经发生了。
绝望和愤怒不会给予她改变命运的力量。
她无数次为这个荒谬的世界感到震惊,沉痛,甚至愧悔。她思考过自己为什么不能早一点醒来,早一点回来。她无数次因为他人的过错,反复与自己的良知尝试和解。
但一切都需要落在行动上。
在她实实在在地有所作为前,她没有资格,更没有脸面缅怀那些死去的人。
“所以你收养了那些孩子。”单无绮道,“你是在赎罪吗?”
“……我没有资格赎罪,我的罪孽无可饶恕。”阮真莎转过身。
她重新迈开脚步,向地道深处行走:“我是集群操控中枢里,唯一一个活下来的人,而更令我羞愧的是,即使我们对外城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但仍然有人愿意理解我们。”
“并非所有的智者都在那场大灾变中死去,他们收敛智慧的锋芒,追随筑墙者建起高墙,又将脑中的知识传承给后代。”
说话间,地道逐渐宽阔。
那仅由一人通行的狭窄地道,逐渐拓宽为两人并行的行道。
阮真莎手中的提灯也不再是唯一的光亮。
一团更大,更明亮的光芒出现在黑暗尽头。
“四部在明处熄灭了大火,而那些隐匿的智者,在暗处为外城收拾了残局。”
“我醒来时,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坐在床头,她慈悲地抚摸我的脸颊,对我说:孩子,你们辛苦了。”
“她教诲我,九条禁令固然是苛政,但它是时代的产物,它在特殊时期是正确的。”阮真莎道,“开智意味着混乱,但外有污染和异种,内有贫穷和饥馑,人类需要前进,不顾一切地前进——而在此之前,试错乃至牺牲是必然的。”
单无绮凝视地道尽头的光亮。
它越来越清晰了。
“我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我激烈地反驳了她。”阮真莎加快脚步。
“我告诉她,外城不接受牺牲,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即使我的心中知道,蜂已经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
阮真莎道,“那位老妇人听完了我颠三倒四的哭诉,她告诉我,蜂的出发点很好,但还不够好。”
“人民并非天生就是愚民,因为愚昧和愚蠢是两回事。愚蠢是先天的智商不足,而愚昧……是上位者刻意压缩了他们的视野,让他们的见识不够深远。”
“人民需要引导,人民亟待开智。”
“但现在还不是好时机,至少,蜂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