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日之内,奇骏便会以试监察御史,知鸿胪丞的身份出使吐蕃。”见王昌龄和高适同时露出了惊讶的表情,他便诚恳地说道,“奇骏乃我之左膀右臂,他这一走,我身边未免乏人。如若少伯和达夫愿意,不若留下佐我,未知可愿答应?当然,若是达夫有意回京科场题名,那就另当别论了。”面对这样的要求,王昌龄和高适同时怔住了,继而怦然心动。王昌龄虽是进士及王帐喋血大唐的进士虽是每年一考,可含金量却比每三年一二百的宋明清要高得多。尤其开元以来出了几个出了名黑脸严格的考功员外郎,一年取中的新进士往往就十几个二十几个,更是让进士及转正,又从杜士仪手中接下了左厢兵马使之职。尽管这和他当初的河西讨击副使权位相当,甚至还稍有不如,可名义上的被贬鄯州却能有如此境遇,他已然心满意足。他的妻子儿子也已经都接到了鄯州湟水城,说是阴霾尽去,可每每午夜梦回的时候,想到自己从河西仓皇应召回京,而后在旅舍中等待发落的那些日日夜夜,他仍是不免生出了几分别的想头。纵使再战功赫赫,将卒归心又如何?还不是天子一怒,战战兢兢,恐成齑粉?满城放花灯的元宵过后,湟水城中又恢复了平日的宁静。纵使是作为整个陇右中枢的鄯州都督府,常常人马进进出出往来不绝,可即便寻常百姓也知道如今是边疆无战事,最是太平安乐不过的盛世。午后时分,当一骑风尘仆仆疲惫不堪的信使在都督府门前停下时,不禁引来了几许好奇的目光。而连续好些天都在门上蹲着的吴天启在看到此人之后,登时心中大震,霍然起身迎了上前。“哎呀,是大兄?莫非我阿爷有什么消息让你送来?”吴天启是杜士仪的心腹从者,在别人看来,他是个大嘴巴,没事就爱在鄯州都督府和人吹嘘,因此谁人都知道他的父亲吴九是最早跟从杜士仪的人,如今在两京掌管那些笔墨纸砚之类的风雅生意,可谓是杜士仪的钱袋子。所以,眼见吴天启殷勤热络地搀扶了此人的臂膀往里走时,其他人窃窃私语了一阵子,也都没往心里去。而吴天启一路无话,一直把人带到了内外皆为杜士仪最心腹的那些从者把守,最是严密的镇羌斋时,他方才松了一口大气,上前去敲了敲门。“郎主,人已经到了。”虽是没头没尾的话,可一来一去等候这个消息已经足足三月有余,镇羌斋中的杜士仪哪里会不明白。随着他一声吩咐进来,看清楚那个吴天启搀扶进来的人,他一眼便将人认出,差点霍然起身。总算他多年独当一面,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最终只是点点头示意吴天启扶着人坐下,由得吴天启又服侍了那个疲惫欲死的人喝了水后,他就摆摆手吩咐其退出去。等到房门关好,那风尘仆仆的汉子长长舒了一口气,继而便抬起头来。“大帅,幸不辱命!”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当初固安公主身边狼卫副将虎牙,除却张耀之外,最得固安公主信赖之人!“万幸!”杜士仪以手扶额,长长舒了一口气,随即就开口问道,“彼时情形如何?”此次固安公主安排人从云州先到东都,稍作停留再到鄯州,为的就是让虎牙以东都吴九身边人的身份前来鄯州,免得遭人怀疑。也是他打熬的钢筋铁骨,这才能够经受得住如此颠簸。他咕嘟咕嘟又痛喝了一气水,这才一五一十地说道:“腊月里,贵主和罗、侯等诸将计议停当,从当初狼卫旧人当中静心挑选出了三百身无牵挂的人,从岳娘子北上突厥,与她所部会合,岳娘子精挑细选,又择了百多人随从去了突厥牙帐。”“岳娘子到了突厥牙帐之后,先后见了毗伽可汗和梅禄啜。毗伽可汗已经老了,没了当年的雄心壮志,只知道酒和女人。岳娘子以送礼贺新年而来,毗伽可汗自然大悦。而梅禄啜以为岳娘子是答应了他行刺毗伽可汗的请求而来,也为之大喜。两人私会之际,岳娘子提出了条件。毗伽虽老,不复当年之勇,可王帐之中还是留着不少勇士,她虽剑技精绝,可也不想冒无谓的风险,不若先下毒,至于那些王帐勇士,自有她出力剪除。约定之后,梅禄啜自是信以为真,一口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