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剑是有些限制,但今日所带侍卫皆为翘楚,且还有寸识这等人在,跑了几个,倒也不怎么费力便擒住了两个活口。
裴清川负手到他们身旁,微微躬身:“谁派你们来的?”
两人不吭声。
他也没急,冷声反问:“镇国公?”
左边那个挣了挣,被寸识一脚踹倒在地:“问你话就答。”
他仍旧不说话,抬眼死死的看着裴清川,眼底是浓烈的化不开的仇恨。
裴清川斜他一眼,踱步至他身前。这人干瘦干瘦的,眼窝深陷,甚至于手底下功夫比不得旁的几个,轻松便被寸识给捉拿了,倒是不寻常。
他矮身蹲在他面前,拿着短剑拍了下他的脸,轻叱一声。
“我回京短短几月,可不记得得罪过什么人。”
便是镇国公,也不会派出这等窝囊之人来。且二人为朝堂立场之争,他手下之人何至于对自己这么大的恨意?
这干瘦的人呵笑一声:“不记得,也是。裴二公子,你侯府高门大户,怎么会记得为你们垫脚的森森白骨?”
裴二公子。
好久都没有人叫过自己,准确来说,是已经有五年没有人这样喊过自己了。
裴清川一时有些怔忡。
随即他反应过来,伸手捏住他的下巴,声音微凉。
“你是谁?”
他手底下力气大,这人被下颌的痛激得流泪,却很是倔强,一面笑着说:“二公子,你哥哥害死了我父兄,朝廷抹去这件事,你裴家也因此封赏,你们是皆大欢喜了,但谁来可怜我家破人亡?”
裴清川呼吸重了许多,他死死盯着这人。
五年前,兄长受命去收复予州一带,数月后功成,班师回朝。
朝野上下皆在祝贺他裴家又出一英才之时,夜里忽来急报。
说在途经旬途关时,裴家大郎,裴清衡。不肯听军中将士之言,固执己见,夜郎自大,非要夜袭旬途关。
旬途关窝藏着一伙匪帮,占山为王,有些年头了。
因先帝那几年身子骨很差,整日惦念着求佛问道之事,于朝中之事不甚操心,加之几位皇子为着皇位明争暗夺。
那几年朝野无暇顾及旬途关那些贼人,甚至有逐渐扩大之势。
要悉数剿灭,也得费些力气,使些谋略。
但急报说,裴清衡丝毫不听劝阻。
那一战,死伤无数,裴家军折损许多。
而裴清衡也因此丧命。
若非孟老将军经验丰富,亲自上阵,恐将一万兵马尽数埋在旬途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