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被一个个教上去问问题,当着众学子的面,通过与否大家心里基本都有数,因此某种程度上说,能不能过,就看这问题出的简不简单。
轮到郑玄的时候,高级弟子问他如何理解《左氏春秋》中,“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
这是出自秦晋崤之战时,晋国统帅先轸与大夫栾枝关于是否应该攻秦时,主张攻秦的先轸驳斥栾枝的一段的话。
若是单纯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因为两方争论,最后晋襄公采纳的是先轸的意见,因此只要从支持打秦国的角度分析即可。
但是马氏考教这个问题,在这个特殊的时间,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首先相邻的陇县才刚刚打了一场对羌胡的胜仗,而这批羌胡,又恰巧是之前镇守凉州的张奂打赢之后放走的那一波。
如今羌胡还有万人大军如剑一样悬在三辅的北方,马氏用这个问题来选进入核心圈的门生,不得不让曹班怀疑,马氏也和段颎一样,在对羌问题上,是强硬派。
再有就是,晋当时正处在晋文公的国丧期间,因此栾枝认为此时攻秦,是对国君的不尊重,虽然说先轸最后还是反驳的了栾枝,但是巧了,他们如今不正也是在汉桓帝的国丧期间吗?
想来虽然家乡是前朝古都所在的三辅,但是屡屡遭受外族的侵略,作为东汉名将马援的后人,马融重视武功也可以理解了。
果不其然,郑玄先是完整的将原文争论双方的观点背诵了出来,结合崤之战进行了分析,肯定了先轸的观点,随后结合最近的陇县大捷,以及进几年凉州和三辅对羌胡的战役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羌胡之乱,宜早为之”的结论。
曹班在下面听得津津有味,好吧,老狐狸果然还是老狐狸。
这“早为之”,可以有两方面解释,若是强硬派,可以理解为应该早日彻底消灭,若是怀柔派,又可理解早日从根源上化敌为己,观看对方怎么想了。
果然,负责考课的高级弟子面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郑玄行礼退后两步,转身时抬头和曹班眨了眨眼。
曹班悄悄给郑玄比了个大拇指,当然郑玄并没有get到。
“下一位,曹氏。。。。。。”
轮到自己了!
太久没考试,这氛围一到位,还是有点紧张啊。
被念到名字之后,曹班都站起来了,却见那高级弟子看了自己半天,然后让她稍等一下。
这是什么情况?
曹班和郑玄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满满的疑惑。
片刻后,从外面又进来一高级弟子,直接点名曹班,让她出来。
郑玄提出同行,对方看了郑玄一眼,竟然也没有拒绝。
曹班还以为,这是卢植给他俩找了关系,所以才走的“后门”呢,直到进入一个小院,见到了熟人,曹班才知道,她想错了。
院中一身锦裘的华服公子,正是昨日曹班在酒肆里当众驳斥,还让江芜给对方吓出男高音的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