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旁紧跟着四人,前后还有两辆牛车,相隔不远不近。
“若愚,刘若愚,大智若愚,你这名字,改得好。”车里,赵佶摇头晃脑地说道。
斜着屁股坐在下首的刘若愚答道:“都是官家的恩典。
臣自小失怙,随母亲改嫁杨家,后来被杨家送进宫里,记了姓杨。名字也是若、有等字,加金木水火土胡乱取得,得名杨若水。
而今得了官家恩典,擢升为副都知,勾管皇城司事,有颜祭拜先祖,敢认祖归宗,故而再请了官家的恩典,归宗刘姓,赐名若愚。”
“你自己拟的那几个名字里,这个名字最雅。”赵佶说了一句,随即问起正事来,“西城括地所的事,可有呈文?”
杨戬获罪,被贬斥去给先帝看陵,没几天居然“病死”。
以前千言万语不如一默的御史谏官们,各个神勇起来,弹劾杨戬的奏章,如同冬月的大雪,不几天就挤满了进奏院。
外表光鲜的壳被敲开,里面腥臭至极的污秽,扑面而来。无数家破人亡的血案被摆到了桌面上,朝野上下一片哗然。
加上《大宋风华报》、《士林报》等几家有影响力的新势力报纸,跟进报道,影响迅速扩大到大江南北。
州县的官员和名士们,纷纷义愤填膺地上疏,在杨戬的坟头载歌载舞,尽情地表演。
赵佶是要脸面的,这么恶劣腌臜的事,当然要严肃处理,妥善安置。
“回官家的话,西城括地所名下,合计良田三百九十三万亩,其中两百四十万亩,在京西北路,三十七万亩在京畿,四十九万亩在京东东西路,其余的在河北路,淮南西路。
京西北路顺昌府(颍州)、蔡州、陈州、颍昌府、汝州的两百四十万亩地,被刘国侯跑到政事堂,纠缠了几日,抢到手,划给了德胜军。”
“全给了德胜军?”赵佶很是不舍。
虽然划给德胜军,对于朝廷和自己而言,是肉从左边的篮子换到了右边的篮子。因为德胜军虽然有军号,却是厢军。
厢军嘛,本质上就是给朝廷种地的“公田佃户”,上缴的赋税,直接入常平仓。
可是两百万亩,都是西城所搜刮来的良田,全给了德胜军,赵佶莫名地有些心痛。
刘二郎,你真是个强盗!
“官家,郑相和王相也因此跟刘国侯据理力争,最终达成协议,朝廷把这几年在京畿、京西南北路收编的流民,一并编为厢军,交由刘国侯制置。
刘国侯勉强答应了,但是要求把西城所在京西、京畿和淮西北路的良田全部给新编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