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府年轻的主人们知道贵人来了,大开中门,出府一里迎接。
然后跟着汽车回到门前。
车门打开,满头白发的杨承应走了出来,扭了扭腰,便信步走进宁府。
宁府老主人宁完我没出来迎接,他病了,而且病得很重。
但是听闻杨承应亲自来探视,也赶忙强撑着病体,出来迎接。
“你病的这么重,应该在房间里待着,怎么出来吹风。”杨承应把正要行礼的宁完我扶住。
“房间里病气、药气太重,怕熏着陛下贵体。”
“我岂是脆弱之人,你太小心了。”杨承应扶着宁完我,两个老人走到暖阁,坐下。
宁完我道:“陛下来看臣,臣早已知道,也盼着陛下来,有些话很想对陛下说。”
“这里就只有你我二人,但说无妨。”
“陛下今年六十又七,到这个年龄无不以后继者为先,这是臣的肺腑之言,望陛下恕罪。”
“你说的很对,你觉得谁合适继承帝位?”
“太子年岁最长,经验最丰富。就是他身边汇集太多旧臣,这些人又开始不安分。”
“我知道,打击他们意味着伤了和太子的情面。”
“所以,陛下必要时,该果断行事。”
杨承应犹豫了一下,点点头:“你觉得我剩下的几个儿子,谁更合适呢?”
“二殿下性情敦厚,豁达洒脱,是一名贤王。”宁完我回答。
杨承应听了点头,不赞同立二儿子杨宗谨。
“五殿下,文采斐然,出使罗刹国,功劳甚大。但是他长期在外出使,不适合做皇帝。”
“老七呢?”
“七殿下,蒙庄妃调教,能力出众,就是围绕他身边的蒙古和女真官员颇多。”
“老九?”
“九殿下性格刻薄,不能容人。十二殿下侠肝义胆,却做不了好皇帝,十五殿下身体太弱,难以即位。十七殿下文韬武略,都有陛下当年风采,可惜性格太……哎……”
“哦,这么说,你倾向于小十九,他是你宁家的女婿。”
“不,十九殿下太重情,虽然对我的小女儿极好,却因多愁善感不适合做帝王。”
“嗯?我这么多儿子,你都能说出优缺点,为什么独独老四你却不说?”
宁完我正想回答,却被杨承应打断:“我知道,他一直不忮不求的,我早些年都没有注意到他。”
“回陛下,臣不是不瞧他,而是瞧不明白他。四殿下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假以时日,或许陛下能看明白。”
宁完我的话,惹得杨承应一阵深思。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