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说:&ldo;我早对你说过,不要与胡惟庸走得太近,怎么样?老夫的一世清名,也跟你葬送掉了。&rdo;
宋慎还抱有一线希望,父亲毕竟是太子的老师,也教过皇上,能不能对他格外开恩?
宋濂并不抱多大希望,只好听天由命吧。
一听说宋濂也被胡惟庸案株连并已押解进京,朱标忧心如焚,他不得不到奉先殿去见朱元璋了。
朱标满脸泪痕地进来,肃立一旁。
朱元璋问了一句:&ldo;你怎么了?&rdo;
朱标说:&ldo;父皇不是让儿臣参与审胡案吗?我简直吓呆了,老师宋濂也在劫难逃,开国元勋一半都抓了,连我郭兴舅舅都会谋反吗?&rdo;
朱元璋说:&ldo;看看你这个样子,人家磨刀霍霍,你还在这儿发慈悲。朕知道你准会来求情,特地给你准备了一件东西。&rdo;
朱元璋转到了屏风后头,用手绢垫着,拿出一个刺多得惊人的蒺藜棒,扔到了地上。
朱标不解何意,望着朱元璋。
朱元璋令朱标把棍子捡起来。
朱标犹豫了一下,伸手去拿,却被利刺扎痛了,尖叫一声,血也从手上淌下来,忙扔下棍子。
朱元璋又用手绢垫着拿起了蒺藜棒,用宝剑上下削了几下,把木棒子表面的刺全削掉了,棍子变得光滑多了,他把棍子递到朱标手中,朱标接过去,仍不明白朱元璋是何用意。
朱元璋说:&ldo;朕要杀的人,就是这棍棒上的刺。朕终究是要传位给你,让大明江山世代永存,朕不把这些刺拔出去,你将来就会有麻烦,江山就不稳。&rdo;
朱标说:&ldo;可是……&rdo;
朱元璋说:&ldo;没有什么可是。你去宁妃那儿,安慰安慰她,也可以让她去见见郭兴。&rdo;
朱标说:&ldo;我不去。最好的安慰是放了舅舅。&rdo;
说起宋濂,朱标更是心痛,他拼死拼活也要把师傅救下来。
朱元璋越来越不耐烦了,指斥太子是朽木难雕。
《朱元璋》第九十章(3)
朱标说:&ldo;谁都可以不管,我师傅我不能不管!为什么把宋师傅抓来?&rdo;
朱元璋说:&ldo;你这么懦弱,都是你师傅的罪过,朕早该找他算账了。&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