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对郭宁莲吩咐说:&ldo;送岳丈快到后宫休息,晚上再为他老人家接风。&rdo;他自己则带上云奇等侍从一阵风往午门去了。
朱元璋的出现,令监刑官和武士们大惊,胡惟庸、吴云为首纷纷跪倒,口呼万岁。
百姓们先是惊愣,随后海浪推进一样跪下去,欢呼声里夹杂着&ldo;皇上开恩&rdo;、&ldo;赦免刘伯温&rdo;的喊声。
《朱元璋》第八十一章(2)
朱元璋登上高处,大声宣告:刘伯温无罪,刑部尚书吴云所奏不实,放人!
一时间群情振奋,午门外欢呼声震天动地。
刘基却并无特别感激涕零的表示,他对刘琏一半感叹、一半戏谑地说:&ldo;一幕生死戏,这么匆忙地收场了。&rdo;
刘琏说:&ldo;多亏皇上是个明君啊。&rdo;刘基却用意不明地笑。刽子手用鬼头刀割开他们的绑绳。
朱元璋对跪在地上的吴云说:&ldo;你怎么说?&rdo;
吴云说:&ldo;臣有失察之罪,听信了下面的一面之辞。&rdo;
&ldo;你说得轻巧。&rdo;朱元璋说,&ldo;你一个失察,险些让朕铸成大错。刑部尚书你不要做了,杖你一百军棍,你没有冤情吧?&rdo;
&ldo;谢皇上警戒之恩。&rdo;吴云马上被拖了过去,就在百姓面前行刑。
百姓们交头接耳议论,都是赞扬神色。
胡惟庸小心地对朱元璋说:&ldo;险些坏了大事,还是皇上决断英明。&rdo;朱元璋看了他一眼,什么也没说,这令胡惟庸胆战心惊。
二放了人就不了了之,郭山甫很不以为然。马秀英也主张朱元璋安抚刘基。朱元璋决定大摆宴席,为刘基压惊。郭山甫不给他面子,不肯出来作陪,朱元璋只得请出来还没归去的宋濂。李善长和胡惟庸的加入,又使气氛变得扑朔迷离了。
席间,朱元璋亲自为刘基斟酒,并且赧颜抱惭地说:&ldo;朕有失察之过,先生不介意为好。&rdo;
刘基并不买账,死都差点死过一回了,还有什么可介意的。皇上其实不是失察,许多事情,皇上还是明察秋毫的。听他这么说,宋濂又在桌子底下踢他脚。
刘基说:&ldo;皇上看,宋夫子又在踢我脚呢。&rdo;他这么说,也是故意。
朱元璋心情好,哈哈大笑。
刘基转对宋濂说:&ldo;你步履蹒跚,脚步拖沓,已使皇上生厌了,请君回家,今后是升斗小民了,你还有必要这么战战兢兢的吗?&rdo;
宋濂红了脸,朱元璋笑道:&ldo;你二位都是秉性难移呀!来,喝酒,给伯温先生压惊。&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