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如把她接回来算了,你觉得呢?”
“……你不就是想要钱吗。我给你打钱。”时雪青冷冷地说,“我奖学金还没到手里,只能给你打一千。”
“人民币?”
“你还想要美金啊?没那么多!”
对面估计时雪青确实到了忍耐的极限,呵呵一笑,也不逼他了。只是在挂断电话时,那人说:“奖学金的事恭喜你啊。”
“……”
“你努力点,我听说有不少人在美国,可是拿着全奖读书的呢,学费上一分钱也不用花。这几年经济不景气,说不定明年,就没钱给你付学费了。”
电话挂断了。
眼前的夜色变了一副模样,建筑们在愤怒里旋转。时雪青把那流光了柠檬水的杯子“砰!”地一声,放在桌子上。
他低头找人换汇,把两千块通过微信打给了继父。而后,他回房间里翻出那条围巾。
包装纸好好的,还没拆。他隔着薄薄的纸摸了摸它,把它挂上了二手软件。
一开始挂了个低价,很快他后悔了,觉得不用急,在低价的基础上加了50刀。
最后,他坐回在打折时淘来的9刀的飞盘椅上,没有开灯,把自己埋在一片阴影里。他盯着窗外的月亮,惨白月光映在他皱着的眉头上。
想要钱。
最终,时雪青从飞盘椅上起来。他小心擦干净手机镜头,对着月亮,拍了几十张月色。
精心挑选,终于找到了一张能用的。
第二天,他起了个大早,坐着公交车跑到附近的寺庙。这座小城竟然有一座寺庙,虽然漂洋过海,已经建得不中不西。他找来找去,也算找到了他记忆里的、他需要的东西。
回到图书馆里,在九点上班之前,他点开ins和朋友圈。这几天邢薇还窝在M城追星,她似乎心情不太好,不知道是不是和她哥吵架了之类的。前几天,时雪青听说她和闺蜜抱怨她哥的独断专行,还说想趁着七月再组个局,找人出去旅游一趟。
出去旅游。
他精心挑选图片,对着寺庙的照片,编辑文案。
“我债台高筑,一败涂地,身负隐秘的沉重耻辱。”
“可是前来祈福的时候,我却瑟瑟发抖,生怕自己得偿所求。”*
手指停在屏幕上,在发出朋友圈时,时雪青一个字一个字地删掉了前一句话,只保留了后半句。
而后,他连后半句也删去了,换了个文案。
“我用以后的每个夏天去描摹那轮月亮。”*
配图九张,四张漆黑。有图像的五张是长阶,寺庙,月亮,寺庙里的一片橙红色花藤。
剩下一张图不是在寺庙里拍的,而是在西雅图玻璃艺术园里拍的。艺术园里标志性的橙红色花藤与寺庙中的花藤极其相似——尤其在时雪青刻意的镜头角度下。
他和郉薇一行人去那里玩过。
时雪青看来看去,非常满意,觉得邢薇这次铁定能读懂自己的暗示了。
手指一点,他发出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