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柏林叹息道:&ldo;这个不一定。&rdo;
那要看封蔚留不留在京城了。若是皇帝陛下又让封蔚去哪里打仗,说不得他还是会随行。
毕竟以封蔚那浪到没边的脾气,换一个后勤官,两者一定会互相拖后腿,说不得还会延误军机。
曾毓点头,没有多问。
毕竟余柏林身份不一般,陛下有很多不放心让其他人做的事,都会让他和德王两人去做。的确并不一定会和其他官员一样,资历到了一定地步,就安安稳稳的待在京城。
……因封蔚确定不会再回到北疆了,北疆的军权交到了张珊手中。
张岳在得知此事之后,直接向皇帝陛下递了请辞的折子。
他儿子在边揽军事大权,他这个当老子的为了给儿子让路,不让儿子被猜忌,这文臣之首肯定是当不下去了。
张岳心里很委屈。
还会有其他文臣,有和他同样的烦恼吗?为什么他一介状元,书香世家,养个儿子跑去从军就算了,还晋升的这么快?
封庭在接到张岳请辞的折子的时候有点懵。
张岳是他亲手提拔的内阁辅臣,也是文辅中最年轻的一位。谁都知道,张岳最终是会到首辅的位置上去的。
所以张岳请辞,让封庭实在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难道张岳真的生病了?
几近试探之后,封庭才知道,原来是张瑚任北疆都指挥使的事。
封庭这时候还没反应过来,张瑚任都指挥使和张岳任文辅有什么关系。
&ldo;张瑚是张中堂的长子。&rdo;郑牧无奈提醒道。
&ldo;啊?&rdo;封庭这才反应过来,苦笑道,&ldo;我倒是把这一遭给忘记了,那怎么办?&rdo;
郑牧沉默不语。你当皇上都不知道怎么办,我怎么知道怎么办?
封庭埋怨道:&ldo;我又不会猜忌他,何必呢?&rdo;
郑牧叹气道:&ldo;陛下当然不会猜忌张中堂,但其他人却会盯着他们一家,树大招风,德王不就是个例子?德王好歹还有你撑腰,都不断有人接连不断的弹劾他。张中堂再得你信任,比得过德王?&rdo;
&ldo;那怎么办?&rdo;封庭也为难了。无论是张岳还是张瑚,手心手背都是肉,一个都不想放弃啊。
&ldo;陛下实在无法抉择,不如召张中堂来,问问他的建议吧。&rdo;郑牧十分黑心的教皇帝陛下甩锅。
封庭露出心领神会的微笑,第二天便召来了张岳,直言道,你文辅的职位是不可能辞的,而张瑚立了赫赫战功又不可能不赏,封蔚离开北疆之后也必须有人接替他的位置,朕想不出来解决的方法,你来想吧。
张岳n脸懵逼。虽然咱是辅臣,但咱是文辅啊!陛下您军事上的事问我干吗?
封庭十分厚脸皮道:&ldo;你儿子的前程,不问你问谁。&rdo;
张岳心中一连串省略号。
一般来说,举荐做官这种事,自家人不是应该避嫌吗?哪有陛下您这么做的?
张岳愁的快把胡子都拔掉了。
若是他知道这馊主意是郑牧出的,哪怕郑牧是人见人怕的金刀卫指挥使,张岳也会拿扫帚打上门去。
……余柏林并不知道老师被人给&ldo;坑&rdo;了。因为封蔚北疆的职位已经辞了,那王府也就用不上了。
余柏林在走的时候,还得打包好北疆留在王府的这些人和财产,带不走的还得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