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果然又有新面孔,赫然是好几个身穿官服的中年人。
同样又是一番问答,不断的进行验证,幸好郭子仪底气十足,每一次回答都很笃定。
于是,这一波官员也渐渐在心里有了把握。
既有把握,就敢实施。
然而郭子仪的身份毕竟是死囚,而且还是当朝宰相亲自开口定下的死囚,所以单凭刑部一己之力还不够,需要多多拉上一些力量才可以。
所以,事情在当天就报上了大理寺。
大理寺位列朝廷九寺之一,寺丞乃是实打实的三品大佬,不但位高权重,而且还是皇族,但是这个寺丞同样也惹不起宰相李林甫,于是官员们继续把这个事情往上报……
而再往上报能去哪里报呢?
毕竟大理寺已经是全国刑讼的最高机构啊。
所以,能报的地方只有一个。
皇宫!
上达天听!
唯有当朝皇帝,才能一举拍板。
此次番邦进贡之事,摆明是来打大唐的脸,既然是打大唐的脸,那么最急的会是谁?
毋庸置疑,也是皇帝。
现在有人能解决这件事,能给大唐挣回一个面子,那么只要皇帝还没有昏庸到极点,必然会做出最为正确的选择。
于是在当天下午,郭子仪这个普普通通的名字,终于从死牢传进了皇宫,首次被大唐的皇帝听闻!
而皇帝果然一听大喜,甚至没问郭子仪为什么会成为死囚,皇帝直接发出一道口谕,取消了郭子仪的死囚身份。
穿越足足三日,郭子仪终于走出刑部死牢。
然后在无数人的注视中,他揭下了那张招贤榜。
“明天朝会之上,辨认番邦贡品,不管何等奇珍,吾皆娓娓道来!”
这种文绉绉的话,郭子仪肯定想不出,但是大唐的官员们不缺文采,随便哪个人都能教会他。
于是,郭子仪被动装了个逼。
导致满长安的百姓都错误认为,揭榜小哥是个很有学问的人。
都称是才子!
不知是莽夫!
read3();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