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村现在的情况还算不错,已经决定要在村里搞一个酒坊,一个木作坊,酒坊酿造酒浆,酒浆酿出来以后,拉到山下,在乡里勾兑,泡药,灌装,然后发往各地销售。
木作坊从山上取木头,制作木作工艺品,然后通过外贸公司销往国外。
大山村木作坊已经接到第一份订单,目前正在赶制相关的产品,几乎每家每户都参与其中,呈现出勃勃生机。
李辰并没有在大山村停留,下午就下了山,继续往东走。
王平和赵健则留在大山村,好歹也是来了,就考察下大山村的情况,然后再回去,他们倒是想跟李辰一起,继续往东去,奈何身体状态太差,根本没那个可能。
与其到时候出丑,还不如老实一点,做做样子再回去。
越往东,路况越差,越野车勉强能行,车里还有司机老尤和赵建杰、尤新军四个人,也被折腾得够呛。
路上,赵建杰感慨路难行,难于上青天:“如果能修一条路就好了。”
虽然说路不好走,但是通往孤山村,确实有那么一条路存在,如果能够取平、打好路基,浇上柏油路面,那就好走多了。
“修路要钱啊,山里修路,花费特别多,乡里、县里都没有什么钱,省里也不会关注这么偏僻的地方,”尤新军也知道修路的好处,要想富,先修路,问题是长坝乡太穷了,没有钱修路,什么时候才能富起来?
李辰道:“修路太难了,特别是在大山里修路,更加的难,东部很多地方,现在都是将山里的村民搬迁出来,在一个新的地方定居,这样一来,既可以保护环境,又能够方便村民致富,上学、医疗的问题都能解决,关键是要有经济来源。”
赵建杰道:“那就都搬出来啊,现在乡里办厂,不是正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工厂是需要劳动力,但是要不要那么多,这是个问题,还有就是,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在工厂做工,有的人做不了,那要怎么办?这个事情没那么好弄,”李辰道。
尤新军也点头赞同:“是,所谓故土难离,很多人都舍不得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山沟沟,哪怕山沟沟的生活并不好。”
赵建杰笑了:“以前在电视上看过一个女的,说宁愿坐在宝马里面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你们这是不是宁愿躲在山沟沟里吃糠噎菜,也不愿意搬出大山吃酒喝肉啊!”
“有一点这个意思,”尤新军笑道。
山里太阳落下去早,才四点多钟,天就已经黑了,李辰他们遇到一个小村落,这里距离孤山村还有一段距离,小村落属于孤山村外围的聚居点、自然村。
所谓自然村,就是成员数量达到一定数目的村民聚居点,孤山村作为一个行政村,下面大概包括了十二三处的自然村,较大的也有三四处,其中最大的就是村部所在地的自然村孤山村。
西部地广人稀,村民居住也比较分散,管理起来,非常不方便。
他们碰到的这个自然村,有个名字叫老虎沟寨,因为这里的地名就叫老虎沟,是一个山谷,前往孤山村的必经之路。
老虎沟寨的规模,在孤山村算是较大的,因为位置关系,与外面的接触相对多一些,尤新军以前跑村寨,在这里也有熟人,老虎沟寨的生产小队长,穆铁柱老人。
穆铁柱老人上了年纪,据说有六十几岁,但是看起来精神很好,如果走山路的话,肯定比王平他们强。
老人说话慢条斯理的:“呵呵,寨子里很长时间没有外面的客人来了,新军啊,你们还往里面走不?”
“走啊,我们这一次,要将几个行政村全都走一遍,”尤新军笑着说道。
李辰也道:“其实,我蛮想将所有自然村都跑一跑,就怕没有时间啊!”
穆铁柱让家里的婆娘和媳妇给他们准备吃的,看到李辰要掏钱,也没有客气,说道:“谢谢领导,家里还有点山货,回头给你们放车上。”
以前也有这样的情况,乡里的干部下来考察,总要在村里吃饭,他们有时候也给钱,村里就要给他们带一点山货,算是交换。
老虎沟寨的山货卖不出去,价钱也低,对乡里的人来说,拿一点钱换些真正的山货,还是蛮值得的。
由于李辰他们来得比较突然,穆铁柱没有什么准备,晚上吃得比较简单。
再说路上颠簸了一天,李辰他们也没有什么胃口,觉得吃的面糊糊很香,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面糊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