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得不少钱吧,臣吃不好吧?”
朱允炆放下食盒,准备端出。
“这有啥不好,赵尚书呕心沥血,兢兢业业。”
“一顿饭而已,有啥不好的。”
还没端出,便被赵勉拦了下来。
“那就谢殿下了。”
“出去吃,这些账簿很重要。”
“洒了油,也容易遭虫蚁。”
外面摆了桌子,朱允炆和赵勉坐了下来。
酒菜是朱允炆带来的,但朱允炆至始至终都只担任着作陪的角色。
言语亲近,姿态放的很低。
其实,先不说别的,朱允炆在拉拢人心这一方面,可谓是炉火纯青的。
一顿饭吃完,赵勉亲自讲了他在处理的账簿。
以前,朱允炆学的都是经史子集。
像这种账簿所用算数,一直被黄子澄看做是奇技淫巧。
从没接触过,陡然重新学习,肯定是费不少力气的。
好在,朱允炆在学习方面,还有些天赋。
碰到难题之后,还能沉下心专研。
一下午的时间,朱允炆一直就这一问题,重新进行系统的学习。
快要下值的时候,老朱宣了赵勉见驾。
“二皇孙呢,可在?”
传旨太监的话,朱允炆没听到。
最后,还是赵勉喊了一声。
“在呢,在的。”
朱允炆站起,传旨太监这才又继续。
“皇爷说,二皇孙要是在的话,那就让二皇孙过去,也一块听听吧。”
让他参与,朝政大事?
朱允炆兴奋之余,又询问道:“公公可知,皇爷爷召赵尚书商议何事?”
知道了啥事,也能有所准备。
在该说话的时候,才能知道该说啥。
这太监不同罗毅,只要是无关紧要的,还是能卖给面子的。
“三皇孙手里的细盐问题。”
“二皇孙快过去吧,三皇孙应该快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