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认为中国不适合搞共和制。不过袁世凯还是同意了南方政府采用共和制的方案,但要
求中华民国总统有近似于独裁的权力。最后南方政府同意了袁世凯的集权总统方案,南北
政府合并,使中国避免了内战和分裂的危险。
如果说袁世凯有什么&ldo;功绩&rdo;的话,应该首推&ldo;统一中国&rdo;。当时革命党人十分激进,不
少人提出了分省自治的提案,如果当时没有袁世凯坚持维持一个强权的中央政府,中国很
可能就要分成几个国家。另外蒙古和西藏当时是清王朝的藩属国,辛亥革命后,俄国和英
国曾设法谋求蒙古和西藏脱离中国,但袁世凯积极与列国交涉,保全了中国对蒙古和西藏
的主权。
袁世凯出任第一任中国民国总统,并非窃取了孙中山的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而是当时的
众望所归。袁世凯虽然赞成孙中山&ldo;三民主义&rdo;中的&ldo;民族主义&rdo;,但并不赞成孙中山的
&ldo;民权主义&rdo;&ldo;民生主义&rdo;,而倾向于搞开明专制。孙中山为首的同盟会的革命目标是&ldo;
民族主义&rdo;&ldo;民权主义&rdo;&ldo;民生主义&rdo;的三民主义,辛亥革命虽然实现了三民主义中推翻
异民族统治的&ldo;民族主义&rdo;目标,可是在平均地权、男女同权方面等&ldo;民权主义&rdo;和&ldo;民
生主义&rdo;方面,却几乎没有达成当初的目标。不少同盟会成员批评孙中山不应该放弃同盟
会当初的平均地权、男女同权等革命目标,汪精卫也向孙中山进言,希望同盟会不要仅仅
满足于打倒满族人政府,但孙中山却以为这样的妥协是必要的。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任命了蔡元培、宋教仁等多位
南方政府人员组成临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曾邀请汪精卫这位全国著名的反清英雄
出任广东省都督,这对于一个还不到30岁的青年来说,是极有诱惑力的官职,但汪精卫
却婉言谢绝,实践了他革命成功后&ldo;不作官,不作议员&rdo;的承诺,于1912年9月携陈
璧君一齐前往法国留学。
为了在议会中对抗袁世凯的总统强权,同盟会联合其他一些党派,在1912年8月成立
了中国国民党,孙中山出任国民党理事,宋教仁出任理事代理,但国民党的实权基本上掌
握在宋教仁手里。随著政局的发展,国民党的三民主义和袁世凯的开明独裁路线的分歧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