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剌王刘旦是这几个人中年龄最大的。按照汉朝以前的定例,他是新太子的必然人选。但汉武帝并不喜欢这个儿子,因而在第二次选立新太子的过程中,产生了激烈的斗争。
燕王刘旦有辩略,博学各种经书杂说,喜爱星历数术,对倡优和射猎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刘旦借着皇子的招牌,广泛招致各地的游士,他的各种活动能力都很强,基本上与汉武帝属于同类型的多欲人物。
汉武帝自己一生好大喜功、内心多欲,他罢黜百家,表彰六经,重儒术,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本是一位英明的主子,即如征伐四夷,北逐匈奴,连岁用兵,虽未免劳师糜饷,但却也能开疆拓土,广播国威。但另一方面,汉武帝的多欲又表现出渔色求仙,大兴土木,侈谈封禅,奢好巡游,任用酷吏峻法,暴虐人民,终落得上下交困,内外无亲。到晚年轮台一诏,他才彻底认识到多欲政治的弊端,因而与以前的政策彻底决裂。
征和元年(公元前92年)的三月,赵敬肃王刘彭祖死,封国中急需有人嗣位。
刘彭祖娶江都易王刘非的宠姬淖姬,生下一子,取名叫刘淖子。恰好淖姬的哥哥因为受宫刑在皇宫里当宦官,为了了解赵国立嗣的情况,汉武帝就召见了他。
汉武帝开门见山地问道:&ldo;刘淖子这个人怎么样?&rdo;淖姬的哥哥回答说:&ldo;他的欲望很多。&rdo;汉武帝若有所思,他一边沉吟一边点头,隔了一会才说:&ldo;欲望太多的人是不适于当封国的国君的。&rdo;
谈话继续进行,汉武帝又问刘彭祖的另外一个儿子,封爵为武始侯的刘昌怎么样。淖姬的哥哥说:&ldo;刘昌没有什么欲望,他既没有什么美名,但也没什么恶名。&rdo;
汉武帝马上就接着说:&ldo;这就够了,朕将令刘昌继承赵国的王位。&rdo;
这时候的汉武帝已经处于多欲政治的反省期,因而他废弃了多欲的刘淖子不用而用了一个平庸的刘昌做了赵国的国王。
到他自己选立继承人的时候,汉武帝仍然对多欲政治持摒弃的态度。他对刘旦的不满意也主要是因为刘旦的性格太像他自己了。他担心刘旦继位后再行多欲政治的话,将无疑要重蹈自己的覆辙,因此他一开始就把燕王刘旦排除在新太子的候选圈外。
燕王刘旦不知其中奥妙,他想,自己是皇子中年龄最大的,按以前的惯例,他理所当然是未来的天子。太子刘据死后,燕王刘旦常常以自然的未来皇储的身份自居,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为了防备万一,燕王刘旦先上书汉武帝要求入宫中作为宿卫,这是以前历代太子应做的事。刘旦想这样做一可以明确地宣布自己的皇储地位,二可以在宫中随时处在有利的位置,应付各种篡夺皇权的企图。他派使者急速将这封上书送往京城。
汉武帝看到刘旦的上书之后,勃然大怒,尽管他知道自己不能长生不死,但他一直忌讳谁提死字。刘旦上书要求到宫中宿卫,这是明显盼他早一点归天。汉武帝正好借这个机会让燕王刘旦彻底绝望。他喝令手下将燕国上书的使者拿下,推出未央宫北阙下斩首。汉武帝这招杀鸡给猴看的把戏,真把燕王刘旦给吓糊涂了,刘旦感觉到自己像是掉进了冰窟窿里,心一下子全凉了。
谁知祸不单行,燕王刘旦失宠之后,有人落井下石,告发他藏匿政府通缉的逃犯。汉武帝马上做出处理决定,削去燕王刘旦辖境内的良乡(今北京房山县)、安次(今河北廊坊市安次区)和文安(今河北安次县)等三县作为惩罚。燕王刘旦争储不成,反而连遭羞辱,又气又急,大病了一场。
刘旦的弟弟广陵厉王刘胥是个纯粹的花花公子,他最喜欢的事就是成天和倡优乐人们泡在一起,有时也带着一些狐朋狗友到外面闲逛,每次都要不守法度,胡作非为一番,因而他的缺点很明显。由于广陵厉王刘胥过失太多,汉武帝压根没看中他。
征和年间,昌邑王刘髆还活着,其舅舅李广利和丞相刘屈氂之间达成默契,密定他为皇储。后来巫蛊余波涉及到刘屈氂,因而他和李广利之间的阴谋也被拆穿。这在当时属于大逆不道的罪行,因而刘屈氂一家被杀,李广利投降了匈奴,家族同样遭到屠戮。
这件事不能不对刘髆登上储位产生冲击。汉武帝又看到昌邑王刘髆自幼身体不好,成天病怏怏的,也担心他没有处理国家大事的精力,因而他下定决心把刘髆也剔除了储位候选人的行列。
果不出汉武帝所料,昌邑哀王刘髆在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就死了。汉武帝也是这年驾崩,他的死和刘髆的死基本上没差多少时间。
汉武帝最为中意的就是钩弋夫人所生的小儿子刘弗陵了。他早就有立刘弗陵为新太子的想法,但他忌讳钩弋夫人十分年轻,因而心中一直犹豫不决。
立子杀母(2)
后元元年(公元前88年),刘弗陵才六七岁,身体长得十分壮实,又非常聪明,汉武帝当时已是个七十岁左右的老翁了,对这个最小的儿子,当然是十分的钟爱,他常对左右说这孩子特别像他自己,因此有意立他为太子,作他的接班人。
据说钩弋夫人怀孕十四个月才把刘弗陵生下来,迷信的汉武帝为此感到惊奇。他便赐钩弋夫人所居宫中的大门为&ldo;尧母门&rdo;,其中便有几分偏爱之意,不想被江充等人所利用,进而导致了太子刘据冤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