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大决战(3)
暂且放下卫青这路不提,再说骠骑将军霍去病的情况。霍去病从东边的代郡出发。他所率领部队的人数,辎重与大将军卫青所部相同,但士卒是经过精心挑选的骁勇善战之士,而且汉武帝也没有在霍去病手下配备副将。霍去病直接指挥的都是手下的校尉,兵权完全集中在自己手里,所以他的部队兵力集中,攻击力很强。李广的儿子李敢就在霍去病麾下担任校尉一职。
霍去病带领手下五万大军,一齐出动,行动异常迅速,从代郡和右北平出塞,向北挺进了两千余里。
霍去病领军横越瀚海沙漠,捕捉到了匈奴左贤王的主力。霍去病命手下人马不停蹄,迅速进入战斗状态,发起了猛烈攻击。这五万汉军个个骁勇善战,合在一起如同一只巨拳,直捣左贤王的部队。左贤王从没有经历过这么沉重的冲击,还没能站稳脚跟,就被汉军打得七零八落,根本没能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兵败如山倒,匈奴人一看大势不好,状如惊弓之鸟,伏马落荒而逃。
霍去病下令尾追掩杀。匈奴人疲于奔命,被汉军杀得人仰马翻。霍去病俘虏了屯头王、韩王等三位匈奴亲王,以及将军、相国、当户和都尉等匈奴高级官员,一共八十三人。
霍去病一路追亡逐北,不觉大军踏上了狼居胥山。他们在山上用石头和泥土堆起了祭台,祭祀上天,又到较矮的姑衍山上举行禅礼,祭祀地神。他们一是为了向匈奴示威,二也是为感激神灵的庇护,使他们连战连捷。汉军将士站立在高山之巅,回头遥望瀚海沙漠,心中豪气直冲霄汉。他们封狼居胥山,禅姑衍后,满面喜色班师回朝。
霍去病这次取得了较大的战果,一共斩杀和俘虏了匈奴七万零四百四十三人之多,匈奴左贤王所部主力损失殆尽。
汉军东西两路均告大捷,汉武帝照例又是大赏三军。他加封霍去病食邑五千八百户,又封右北平郡太守路博德为邳离侯,卫山为义阳侯,复陆支为杜侯,伊即靬为众利侯。从骠侯赵破奴,加封食邑三百户。校尉李敢赐爵关内侯,封食邑两百户。军中小吏、士兵也得到封赏和武功爵。而大将军卫青不再封赏,部将之中也没有人晋封侯爵,获得赏赐。
这次漠北大决战,汉朝两支军队都大获全胜。尽管汉军是胜利者,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两军出发时,军马及私马共十四万匹,班师入塞时只剩下不到三万匹。马匹尚且如此,由此可以推测汉军伤亡也不轻。
汉武帝为了安排霍去病,就设立了指挥全部武装的大司马一职,由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甥舅二人共同担任。汉武帝还下令,擢升骠骑将军的官位和俸禄,待遇与大将军卫青完全相同。主要因为这次大决战中,霍去病的功劳已经远远超过了卫青,所以汉武帝就格外赏赐他。
这次漠北决战,使匈奴的主力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前几年汉武帝接连不断地派大军对匈奴用兵,匈奴人也是疲于奔命,转移部落,因而牲畜惊恐堕胎,加上其中还有几次大天灾,所以在经济上遭到了很大的损失。从此后,伊稚斜单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再也不敢带领军队到大沙漠以南,匈奴的各个王也不敢在大漠以南建立王庭。&ldo;漠南无王庭&rdo;,汉朝边境也稳定了一段时间。
汉军也有相当大的损失,士兵死亡一万多人,战马损失十一万多匹。在短时间内,双方都难以恢复元气。这才是双方以后停战十余年的一个因素。
汉武帝的显著武功是和选用了卫青和霍去病这两位统帅分不开的。这两位汉军统帅对汉武帝固然是忠心耿耿,对国家、民族在客观上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卫青和霍去病(1)
卫青是平阳公主家的一个骑奴,被汉武帝一级级地提拔上来,一直官至大司马大将军。而霍去病出身富贵,他没有经历过太多的生活磨难,汉武帝重用了这个锦衣少年,使他立功报国,最终提拔他为大司马大将军。
卫青是个私生子,生父对他百般虐待,让他和奴仆们一起放羊。卫青在苦难中长大,后来因为同母姐姐卫子夫受宠宫中,他才得到出头之日,从宫监、侍中一直擢升为太中大夫。他为人谨慎、虚心、干练和勇敢,所以被汉武帝提拔为将军,旗开得胜,被封为关内侯。后来又屡立战功,汉武帝派使者捧大将军金印在军中封他为大将军,权势炙手可热。
卫青做大将军之后,大臣们见了他,都跪着拜见,只有汲黯从来不趋炎附势,他见了大将军卫青时只是客气地拱拱手,并不做些阿谀奉承的礼节。有人就对汲黯说:&ldo;大将军杀敌保国,功劳最大、而且皇上给了他那么高的爵位,我们对他应该尊敬一些。&rdo;汲黯回答说:&ldo;大将军位尊权重,要是他手底下还有只肯作揖的人,这不是更显示出大将军的美德吗?&rdo;汲黯所说的这番话,正是大将军卫青的长处,他不但不怪罪汲黯,而且对他格外尊敬,显示出他宽厚的胸襟。
卫青原来是汉武帝姐姐平阳公主看马的奴仆。平阳公主早早就死了丈夫,她喜欢卫青的纯朴有为,也不顾以前主仆之分,向卫青的姐姐卫皇后说了自己的想法。卫子夫一听大喜过望,马上做媒撮合。平阳公主再作新娘,嫁给了大将军卫青。大将军卫青和汉武帝之间更是亲上加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