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郑啸横戟一拉,阎举一颗头颅冲天而起。跟随郑啸杀到的骑兵眼见主将勇猛无敌,爆发出了震天的大叫。能跟随这样的英雄共同杀敌,虽死无憾。随着大叫,郑啸军的士气再次爆发到顶点,催动马匹,手中刀枪也以更快的速度更彪悍的气势杀向敌人。
最后一队黄巾确实可以说是精锐,给郑啸的突破造成了比较大的麻烦,但麻烦只是麻烦,最终是无法成为障碍的。这是双方精锐的一次碰撞,可惜局部上黄巾人数并没有优势,单兵作战能力也是差了不少,更是步兵多骑兵少。对上郑啸的纯骑兵不过坚持了一盏茶的功夫就被冲破了…………
郑啸杀透了敌人军阵,回头命令已经突破的骑兵拿起弓箭,用起了他们最擅长的骑射以支援后续而来的骑兵。
当大部骑兵都聚拢后黄巾也没有能力在次将他们包围,在如雨的箭矢打击下他们的心理也趋于崩溃,毕竟弓箭的震慑力远远大于它的杀伤力。
很多黄巾兵看着旁边被箭矢钉在地上惨叫的同伴,心中犹豫,追击的脚步上也慢了下来。死亡的恐惧是他们无法抵抗的,黄巾军中缺少医疗措施,重伤和死没有什么分别。
郑啸军突破后正要全军撤向长社,忽然有报告说后面一部骑兵数百人被围住无法脱离战斗。郑啸当下命令全军前行,自己准备带一部骑兵回去解救。却被旁边一声大喝阻止。
&ldo;大人乃千金之躯,怎可如此冒险。大人虽勇冠三军,却不能在如此鲁莽。这些兄弟不能抛弃,便由我去救援吧。大人速速带兵前行。&rdo;郑啸一看却是高顺。想想他说的有道理也就应下,刚准备答应却又被打断…………
&ldo;高校尉统带全军,岂可犯险。便由我庞德去解救这些弟兄们吧。&rdo;说完不等他们回话便带数百骑兵回转。回转之时对郑啸说:&ldo;还请大人恕我不遵将令之罪,但若回转,庞某任大人发落。大人英雄盖世,能在大人手下作战,庞德虽死无憾。&rdo;说完驱马前进,直奔被围士卒杀去。
郑啸闻言感慨万千,只好任庞德去了,自己率军脱离战场直往长社而去。心中却想这庞德真是虎将,刚才突围的时候冲杀便是勇猛无匹,现在回去救援是九死一生,他却毫无惶恐之色,端的是好一员大将。可慷慨赴义者便是真男儿也!
早有斥候通报长社皇甫嵩,郑啸放慢行军速度,他还是想等待一下庞德,就是庞德战死在阵中,他也想等斥候消息。这么一员大将,要是丢在这里他实在心痛。
旁边高顺看出郑啸心思便同他说到:&ldo;征战沙场,马革裹尸是每个将领的夙愿,庞德是英雄,即便是死他也愿意死在战阵之中而不是床榻之上。&rdo;还是典型的高顺式说话方式,言简意赅。郑啸一直想下达一个命令,有谁能让高顺多说几句闲话…………重赏之。
眼见马上到了长社城下,郑啸快放弃希望的时候有斥候回报,庞德救出兵士正在赶到,后面黄巾怕遇到埋伏没有追击,郑啸大喜过望,不禁仰天长笑。这英雄,本就不该这么轻易死去。
等到接应庞德归来,郑啸只对庞德说了一句话:&ldo;来日必与你共谋一醉,以慰生平。&rdo;庞德感觉到其中一股浓浓的袍泽情意只有默然一礼,如此英雄的主公才是值得我庞德追随一生的雄主,那怕刀山火海,我当为主公先驱。
皇甫嵩迎接到郑啸军后也是大喜过望,这支骑兵的到来对敌我双方的情势没有什么帮助,敌我兵力差距依然悬殊无比。但是郑啸军的到来却带来了希望,一支援军到了,就会有下一只援军,他们是大汉朝的官军,很快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援军到来从而战胜敌人。
郑啸来到皇甫嵩大帐之中看见皇甫嵩也是一惊,皇甫嵩本来是丰神俊朗的人,现在却是形色憔悴,双目发红,头上都可以清晰的看见丝丝白发,可见战况一度是多么的紧急。让皇甫嵩度日如年,都熬成了这个样子。当下见礼。皇甫嵩也是急忙迎上,挥退了旁人后才开口说到。
&ldo;贤侄啊,你到来的不是时候啊。现在我军被重重包围,粮草不济,兵力不足,危险无比,你来的不是时候啊。若你有三长两短,叫我怎么有面目去九泉下见你爹啊。&rdo;
郑啸一听心声感激,这皇甫嵩一见关心的不是自己带来多少兵力,也不问自己的军队还有多少战力。只关心自己的安危却完全不考虑他自己的处境,这样的人当自己的长辈,自己还真是有福气。当下做一个长揖说到
&ldo;皇甫叔叔见外了,您有危险我又岂能坐视不救。您放心,我带来的都是骑兵,马匹甚多,足以带您一起冲出重围,离开险地。&rdo;
皇甫嵩欣慰的看着郑啸,这孩子果然是重情意的啊。别人看到这个情势必以远遁而去,他却以五千轻骑直冲而入为的只是救自己出去。好孩子啊。但是………………皇甫嵩叹了口气才说
&ldo;孩子,你有心了。但是这太冒险了,我听禀报你有五千骑兵,你以五千骑兵冲击十几万黄巾。你胆子还真大啊。&rdo;说完又无奈的叹了口气继续说到:&ldo;可我现在不能撤啊,城里还有万余兵将,难道我要抛弃他们不顾吗?孩子,你还小,朝廷里有些事情你不懂。就算我安全突围出去了,可是丢了兵将吃了败仗,朝廷一样会拿我问罪,我一世英名就毁了。&rdo;